據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道,云南普洱市景谷縣6.6級地震造成景谷縣永平鎮的長海水庫出現險情,壩頂沿壩軸線方向出現一條5—8厘米的裂縫,閘門受損,下游壩坡局部變形。長海水庫徑流面積5.2平方千米,總庫容319萬立方米,目前蓄水117.8萬立方米,水深約9米。 今天上午5點,云南省水利廳副廳長陳明在現場召開會議,決定由武警水電部隊擔任除險主力,武警水電一總隊首批到達災區的22名專業搶險隊員已經于今天早上6點全部到達長海水庫大壩。 據現場指揮員于紅彬介紹:目前正在加緊監測壩體裂縫情況,一是加大下泄流量;二是武警水電部隊地質、水文專家24小時監測;三是派出挖掘機把壩頂裂縫兩側的土層清理開,然后進一步準確監測裂縫變化。四是水電部隊繼續抽組專業力量和重型裝備做好全面準備。目前水電部隊從柳州、苗尾、梨園等地抽組的275名兵力和設備正陸續抵達災區。 從國家防汛抗旱總指揮部辦公室了解到,國家防總召開緊急會商會,派出工作組和專家組趕赴震區,協助指導震損水利工程排查、次生災害防范、應急供水恢復等工作。據云南省防辦報告,初步排查發現震區包括長海水庫在內的7座小型水庫受到地震損害。在長海水庫,當地已緊急轉移水庫下游受影響的500多人,并加強了水庫監測和巡查。水利工程震損險情排查工作正在緊張有序的展開。 截止目前,云南普洱市景谷縣6.6級地震已經造成12.46萬人受災,1人死亡,324人受傷。就在2個月前,同樣位于云南的魯甸也發生過地震,這次地震與魯甸地震是否有直接關聯?會不會造成魯甸地震那樣的重大人員傷亡?中國地震臺網中心地震預報部主任蔣海昆做出介紹。 從魯甸到景谷,不過兩個月時間,云南省內發生了兩次6級以上地震,讓人不免對兩次震情的內在關聯產生聯想。對此中國地震臺網中心地震預報部主任蔣海昆表示,景谷地震屬于獨立事件,與魯甸震情并無聯系。 蔣海昆:這兩次地震分別發生在川滇菱形地塊的東西兩側,盡管震級是差不多大的,但是他沒有明顯的內在構造關聯。今年以來云南地區確實是5、6級地震頻發。5月份在盈江、然后是永善、魯甸包括這次滇西南的景谷地震等等。專家研判的結果認為這種中強度的地震活躍的態勢在西南地區可能還將持續下去。 翻開歷史數據,歷史上普洱地區曾多次發生6級以上較大地震,但造成的傷亡均很小。比如1993年發生6.3級地震,無人死亡;2007年發生6.4級地震,死亡3人。蔣海昆表示造成這種震級大,但傷亡相對較小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地震的大小只是表征一個釋放能量的多少。地震如果要造成地表破壞實際上還有很多因素。一個是地面建筑。更重要的是自然地貌。魯甸地震比它差不多大,但為什么死這么多人。實際上魯甸屬于烏蒙山區。高山峽谷型地貌地表土是非常松軟的,所以一次大地震震后導致了很多泥石流。真正死人多是滑坡泥石流的問題。 截止到今天下午2點,云南景谷地震已經發生了313次余震、其中4.0-4.9級余震總數為2次,3.0-3.9級余震9個。蔣海昆指出未來余震依然會侵擾災區,但大的次生災害發生的可能性不大。 蔣海昆:余震活動還要持續一段時間,中間可能出現強余震的起伏。次生災害如果一個6級地震沒有,那再發生5級余震實際上沒有多大影響。但是如果受到嚴重損壞的房屋。第二次地震再發生倒塌這是完全可能的,真正的由大自然形成的次生災害可能性不大。(記者滿朝旭 張聞) |
相關閱讀:
- [ 10-08]云南景谷地震致1死323傷 共發生余震88次
- [ 10-08]景谷地震致12萬余人受災 通訊信號已全面恢復
- [ 10-08]李克強就云南普洱景谷縣6.6級地震作出重要批示
- [ 10-08]專家解析云南景谷地震為何震級較高死亡人數較少
- [ 10-08]專家析景谷地震特點:與魯甸地震死亡人數差距巨大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