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從國慶長假中放松了心神的人們又被揪緊了神經,入秋以來的首輪區域性污染襲向華北。8日,北京下半年首個“重污染預警”啟動,等級為黃色。9日,北京把重污染預警、霾預警雙雙升級為“二級橙色等級”。 “重度霾”頻發之下,面對不能呼吸的“痛”,怨天尤人和無動于衷都不足取。公眾需要積極行動起來,學會科學地應對霧霾。政府則需要多措并舉,將減排的好措施落實到基層。 8日晚,由于霧霾,遮擋住了許多地方“月全食”的古銅色滿月。然而9日早晨,記者在北京市街頭發現,能見度不足1公里的霧霾下,路上戴口罩的人依舊寥寥無幾,推著孩子出門遛早、鍛煉的老人比比皆是…… 專家指出,霾天氣可導致近地層紫外線的減弱,易使空氣中的傳染性病菌活性增強,導致傳染性疾病增多。顆粒物也可直接進入肺部,并黏附在呼吸道和肺葉中,引起鼻炎、支氣管炎等病癥。 北京市氣象局相關專家稱,中度、重度霾下,天氣容易對人體呼吸循環系統造成刺激,尤其是早晨空氣質量較差,易誘發心腦血管疾病。 因此,抵抗力弱的老人、兒童及患有呼吸系統疾病的易感人群,應盡量少出門,或減少戶外活動,并在外出時戴口罩防護。 據悉,面對此輪霧霾,氣象、環保部門已通過電臺、電視、短信、微博、微信等方式,提示公眾采取戴口罩等措施,并呼吁老年人和兒童減少不必要的外出。 雖然引發霧霾的原因不止一個,但“秸稈焚燒”無疑是加重此輪霧霾的因素之一。 環保部對秸稈焚燒的衛星遙感監測顯示,北方地區逐漸進入秋收季節,國慶期間部分省市秸稈焚燒集中。早在今年6月夏收季節,天津、河北、山東、山西轄區范圍內,遙感設備就監測到400多個火點。 “秸稈焚燒,直接排放一次顆粒物,煙氣含‘有機氣溶膠’,可形成PM2.5。”北京市環保局大氣污染綜合治理協調處處長李立新介紹,去年夏季遙感監測顯示,大范圍秸稈焚燒可使北京地區的PM2.5在幾小時內由110微克/立方米飆升到460微克/立方米。 “小麥秸稈枯草比是1比0.8,玉米秸稈枯草比是1比1.2。”北京市農業局能源生態處處長王宇介紹,秸稈集中化處理,已不存在技術難題,額外成本也不多,其困難在于收集、運輸、處理。現在應加大開拓綜合利用項目,告別秸稈焚燒。 2013年10月,針對治理大氣污染的北京及周邊六省區協作機制形成,秸稈禁燒被作為各地2014年重點任務之一。 據了解,自1998年起,北京地區不斷鼓勵秸稈再利用新技術,收集、粉碎、發酵、制作有機肥、飼料化等,如今冬小麥秸稈100%還田,春玉米、夏玉米還田率90%,對于分布零散的點狀耕地,北京市今年在北部山區推廣“玉米秸稈打捆機”,避免因大型農機進入困難產生的焚燒隱患。 王宇表示,從傳統觀念的“焚燒后灰分深翻還田”,到如今“粉碎免耕還田再播種”,是環境意識的逐漸轉變,更是秸稈多渠道利用的探索。(記者倪元錦) |
相關閱讀:
- [ 10-09]國慶民調:過半受訪者提到“中國人”更有底氣
- [ 10-09]霧霾再現獅城
- [ 10-09]華北大范圍遭遇霧霾 保定廊坊機動車限行
- [ 10-09]霧霾引發下半年首個重污染預警
- [ 10-09]部分省市焚燒秸稈加重京津冀霧霾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