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逐漸轉涼,流浪乞討人員的救助問題再次受到市民關注。9日,記者從德州市救助站了解到,截至目前德州共救助流浪乞討者1900余人,每年花在救助者身上的錢約有200萬元,精神病人的救助和職業乞討者的救助是面臨的最大工作難點。 “市救助管理站年均救助3000人次以上,跨省救助的約占5成左右。從歷年救助情況看,救助任務、跨省救助任務、跨省接送任務都呈逐年加重趨勢,近年還出現了越南等跨國救助對象。”德州市救助站工作人員王濤稱,其中被救助的流浪乞討人員中約有兩成的危重病人、精神病人、癡呆傻人員、肢體殘疾人員和兒童需要接送,逐年增多的跨省救助人群也加劇了救助難度和救助資金,而每年花在救助人群身上的資金高達200萬元,包括醫療救治費、返鄉費、生活費等。 “在救助過程中,精神病人的救助和職業乞討者的救助是面臨的最大工作難點。”王濤說,據統計分析,反復接受救助者呈現年輕化狀態,18-45歲人員占到了80%左右,還有多名“90后”反復要求救助;另一個“紀錄”是一位西安戶籍的男子,以胃里有三顆釘子、需要回家做手術等理由反復來救助站尋求求助。“這些人大都身體健康、年富力強,根據農耕時節的變化,城市流浪乞討人員數量也隨之增減,農閑時職業乞討者就會增多,他們來救助站的目的很明確,要車票。很多都已經被列入‘黑名單’,像列入黑名單的按規定不予救助。” 此外,因為沒有更為詳細的規定,對于包括職業乞討者在內的“長住人員”,即使明知有人長期“蹭站”,也不能將他們拒之門外。(李榕) |
相關閱讀:
- [ 10-10]東街口暴打老人續:少年自白為何踹打乞討老人
- [ 10-10]東街口暴打老人續:少年自白為何踹打乞討老人?
- [ 10-10]東街口暴打老人續:少年自白為何踹打乞討老人?
- [ 10-09]搶匪多次搶奪獨行女子挎包 受審竟稱是在乞討
- [ 10-08]男子在東街口暴打乞討老人續:男子已被拘留15天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相關評論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