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皮書: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可分“三步走”
2014-10-10 16:56:04? ?來源:中國新聞網 責任編輯:陳瑋 李艷 |
分享到:
|
中新網北京10月10日電(記者李金磊)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10日發布的《絲綢之路經濟帶研究藍皮書2014-2015》指出,中國首倡并主導推動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實質上確定了向歐亞內陸開放的新的戰略方向,建議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可實施“三步走”戰略,預計將在2049年初步建成。 確定向歐亞內陸開放新戰略 2013年,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出訪中亞四國時提出了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的戰略構想,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也明確提出,要抓緊規劃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 10日在北京發布的上述藍皮書認為,絲綢之路沿線孕育了幾乎所有對人類影響深遠的古代文明,也是貫通歐亞非大陸的經濟發展大動脈,中國首倡并主導推動的絲綢之路經濟帶覆蓋人口近30億,一旦建設成功,將重塑1500年之后以大西洋為重心的國際秩序大格局,有望成為新全球化時代的經濟大動脈、和平發展的新紐帶和世界體系的新重心。 藍皮書進一步指出,隨著中國的崛起,美國實行“戰略東移”,中國的東翼遭遇到來自美國和美日同盟的巨大壓力。這種情況下,中國打開西部的大門在廣袤的歐亞大陸發掘自己的戰略空間,既是中國與中西亞地區共同利益所在,也是中國東西兩翼戰略的“再平衡”。 “構建絲綢之路經濟帶的概念,實質上是為中國確定了一個向歐亞內陸開放的新的戰略方向,”藍皮書稱,把這一戰略方向發展好,對中國的能源安全、貿易安全以及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意義。 可實施“三步走”戰略 藍皮書認為,雖然目前絲綢之路經濟帶的倡議面臨著區域外部力量的壓力,一些國際媒體與專家對絲綢之路經濟帶進行了“零和博弈”式的解讀,將共同利益的建設視為大國的勢力爭奪,將區域內國家的合作視為“貌合神離”,但總體而言,區域內主要國家對這一倡議的理解和贊同多于疑慮和反對。 針對如何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藍皮書提出“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可以實施一個時間跨度為35年的三步走戰略,預計將在2049年初步建成?!?/p> 具體來看,從現在起到2016年為戰略動員期,2016年到2021年為戰略規劃期,2021年到2049年為戰略施行期。在戰略動員的基礎上,由主要大國牽頭成立協調小組,開始厘清已有的合作機制中的各種標準,推動各領域標準的統一與施行范圍的拓展。 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執行副院長王文對中新網記者表示,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需要有長期的國際溝通與民心交流,需要集思廣益、各施所長、各盡所能,把各方優勢和潛能充分發揮出來,從而打造出各參與方利益共同體和命運共同體。(完) |
相關閱讀:
- [ 09-22]2014年大學生就業藍皮書:學建筑和軟件掙錢多
- [ 08-30]藍皮書稱中國創新驅動戰略面臨三大困境
- [ 08-29]歐洲藍皮書:歐洲新能源正逐步取代傳統能源
- [ 08-05]國內首個海外華人專業人士藍皮書:薦發免簽華裔卡
- [ 07-28]2014《動漫藍皮書》:中國動漫產業仍在初級階段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