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道,電影“中國合伙人”里,主人公出國屢次被拒簽,但“拒簽”成為了他人生的轉折點;可是在現實生活中如果出國旅游碰上“被拒簽”,不僅原定的行程難以成行,而且還會帶來很多麻煩。被拒簽的可能性有很多,如果是因為旅行社提交的信息出錯導致,該怎么辦? 北京的劉女士近日就遭遇了這樣的經歷,他們一行12人通過中國太和旅行社有限公司辦理歐洲申根旅游簽證和德國、奧地利、意大利歐洲游的地接服務。但是這趟行程卻早早地卡在了簽證這一關上——來自德國使館的回復顯示:由于旅行社偽造虛假信息,一行人被“集體拒簽”。 在與太和旅行社敲定行程、定完酒店和機票后,劉女士一行接到旅行社通知,告知他們全團的旅游簽證被德國使館“集體拒簽”。劉女士發現,在簽證材料中,旅行社提交了一份和之前約定不一致的行程單。 劉女士:旅行社跟我們行程單都確認了,但是他提交簽證申請的時候,卻提交了一份完全無關的行程單。 隨后劉女士一行向德國使館申訴。使館在郵件回復中稱,拒簽原因是:偽造虛假機票信息。是否旅行社真的偽造虛假機票信息?一名旅游行業業內人士表示,機票問題,是行業“潛規則”。 業內:所有遞交資料的時候機票肯定都是未出票狀態,這個不能評判是不是“假的”概念。因為除非是個人或者機票折扣非常好,客人要求出票了,我們才遞出票了的行程單給使館。一般都是預定行程單不是實際生效的。使館拒簽很籠統的,只會列出很多項,你這個情況會給你歸到某一項去,不能嚴格說這個是某一項資料的錯誤。 但在這起事件中,提交不一致的行程單,到底出于什么原因、目的,太和旅行社并未作出回應。 根據使館的建議,劉女士一行向德國使館提交第二次簽證申請。補充提供了真實的行程單以及改期后的機票、酒店預訂單。結果,全團12人獲得成功簽證。 一行人之中的吳女士表示,在從德國回來后,他們曾多次試圖與太和旅行社聯系,但是一直沒有得到明確答復,甚至得不到坐下來商談的機會。 吳女士:我們跟他們聯系,因為這個事情我們覺得很清楚,你太和旅行社做錯事情應該承認,但是他們一直在拖延,我們都說了如果你(業務經理)解決不了,那我們更高的管理層見個面。但是他們永遠說忙啊、出國啊、或者說今天有會議啊這些。 而最初負責接待聯系的業務經理稱自己只是接單的業務員,并不負責參與接到單之后的任何流程。 業務經理:具體辦這些東西不是我辦的,都是后臺去操作,不是我。所以我已經反映了,我們闞總去溝通了,具體的(進展)我也不是很清楚。 記者多次致電業務經理提到的這名負責人,但電話均被掛斷。劉女士表示曾通過郵件、短信、電話聯系這名負責人要求協商解決,但均未得到回應。 而眼下讓劉女士一行最擔心的,不止是更改行程帶來的經濟損失,更怕這次拒簽經歷會影響以后出國。 劉女士:這個是很顧慮的,因為我們這幾個人里,有外企工作的,往返出入境,有了拒簽記錄之后,每次提交簽證都特別麻煩,各國在簽證的問題上都重視信譽,你被拒簽肯定都是有問題才拒簽,背著這個污點,比如簽申根國家就特別麻煩,都要把我們的申訴、使館給我們的回復都提交出去再簽,解釋半天。(潘毅) |
相關閱讀:
- [ 10-04]南非政府承諾向遭車禍中國旅行團提供必要幫助
- [ 10-02]中國旅行團在南非遭遇交通事故致多人死傷
- [ 09-28]國慶假期旅行衛生提示公布:正值登革熱高發季節
- [ 09-19]單身女怕被責怪不務正業被逼相親 瞞著父母旅行
- [ 09-09]女子獨自旅行瀟灑還是冒險 最好選擇旅行社自由行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