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官不為”:危害程度不亞于“吃空餉”
2014-10-12 22:56:37? ?來源:新華網(wǎng) 責任編輯:孫勁貞 孫勁貞 |
分享到:
|
新華網(wǎng)南昌10月12日新媒體專電(記者余孝忠 郭強)為期一年多的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基本結束,廣大黨員干部由此經(jīng)歷了一場思想心靈的洗禮,黨風政風明顯好轉,人民群眾普遍歡迎。但是,在中央嚴格落實八項規(guī)定、持之以恒反“四風”的新常態(tài)下,“為官不易”的說法悄然而起,少數(shù)黨員干部中甚至出現(xiàn)“為官不為”的心態(tài),引起群眾新的不滿,其危害程度不亞于“吃空餉”。 隨著反“四風”的深入開展和常態(tài)化制度的完善,超標公車、超標辦公用房被清理了,“三公”經(jīng)費被壓縮了,“會所中的歪風”、培訓中心的腐敗、過年過節(jié)的禮品禮金被剎住了,“走讀”“吃空餉”“收紅包”“天價培訓”等被整治了……一些官員因此抱怨“為官不易”,實則是感嘆以權謀私、吃拿卡要、貪圖享樂不易了。 在其位謀其政、任其職盡其責,是對黨員干部最起碼的要求。作為人民公仆,“嚴以修身、嚴以用權、嚴以律己”“謀事要實、創(chuàng)業(yè)要實、做人要實”,既是為政之要,也是修身之本。“為官不為”者,不僅是在思想上越了“為官不易”的界,更是在行為上出了失職瀆職的軌,其危害程度不亞于“吃空餉”。 其實,在中央嚴格落實八項規(guī)定、持之以恒反“四風”的新常態(tài)下,少了迎來送往、少了喝酒應酬,人際關系簡單了,履職環(huán)境清朗了,黨員干部的身心壓力更小了。因此,更應該順應新常態(tài)、樹立新心態(tài),把更多精力投入到工作中,勤政廉政,勇于擔當,為民為公積極作為。 “當官不為民做主,不如回家賣紅薯。”為官不為,官將不官。對黨和人民的事業(yè)不負責任地“撂挑子”,引起群眾不滿者,必將受到嚴肅處理。 |
相關閱讀:
- [ 10-12]地方官員頻“舉報自己吃空餉” 不滿“53歲一刀切”
- [ 10-08]反四風壓縮三公經(jīng)費530億 查處拖欠征地款等21億
- [ 10-07]全國整治“吃空餉”共16萬人 河北四川河南居前三
- [ 10-06]全國清理清退公務用車114418輛吃空餉162629人
- [ 10-04]江蘇清理清退“吃空餉”人員1378人 關停62間會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fā)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更多>>視頻現(xiàn)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