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的“共同體”外交理念:中國思路促國際合作
2014-10-13 15:12:29? ?來源:中國新聞網 責任編輯:陳瑋 李艷 |
分享到:
|
5月21日,亞洲相互協作與信任措施會議第四次峰會在上海世博中心舉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迎接與會領導人時與俄羅斯總統普京握手。中新社發廖攀 攝 習近平創中國外交多個“首次”:創新中盡顯務實 盤點習近平外交理念:以“中國智慧”處理國際關系 透視習近平周邊外交理念:親誠惠容打造命運共同體 中新網北京10月13日電 題:習近平的“共同體”外交理念:中國思路促國際合作 記者 闞楓 從“命運共同體”,到“利益共同體”,回顧習近平就任中國國家主席以來的外交思路,致力于樹立與世界各國同舟共濟的“共同體”意識,可謂其外交理念中的一大亮點。 在專家分析,當國際上還有用“零和”思維甚至冷戰眼光看待國際關系時,“共同體”的外交理念,無疑給國際合作和國際新秩序的構建提出全新視角,這體現著中國外交的創新、靈活、包容與務實。 立足周邊地區:“命運共同體”助推地緣合作 自就任中國國家主席之后,習近平針對中國外交的系列講話中,“命運共同體”可謂其高頻核心詞匯之一,特別是針對周邊國家,打造中國與周邊的命運共同體,已成為習近平的周邊外交戰略。 2013年3月,習近平作為中國國家元首的首次外訪定在俄羅斯,他在莫斯科國際關系學院的演講中就提到了“命運共同體”的概念。 首訪歸來不久,在博鰲亞洲論壇上,面對臺下諸多周邊國家領導人,習近平在主旨演講中再度提出“牢固樹立命運共同體意識”,強調“堅持同舟共濟”“不能這邊搭臺、那邊拆臺,而應該相互補臺、好戲連臺”。 半年之后,習近平在出訪東南亞期間,又提及中國與東盟國家的“命運共同體”關系,強調堅持講信修睦、合作共贏、守望相助、心心相印、開放包容。 在緊隨其后召開的周邊外交工作座談會上,習近平更是用“命運共同體”定位新時期中國與周邊國家的關系,提出“讓命運共同體意識在周邊國家落地生根”。 此后,在上合組織峰會上,在亞信峰會上,習近平都強調了“命運共同體”的概念。在今年4月召開的中央國家安全委員會第一次會議上,談及中國的內外安全時,習近平還提出“既重視自身安全,又重視共同安全,打造命運共同體”。 “在世界版圖上,鄰居是不可選擇的,鄰里之間在發展和安全方面有著天然的依存關系,這也是命運共同體概念要著重在周邊樹立的基礎。”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系學院教授王義桅表示,在周邊強調命運共同體意識,主要是依托地緣關系加強務實合作。 外交學院教授李海東也表示,“尤其表現在安全領域,一些區域外大國正在中國周邊樹立割裂區域安全的籬笆,試圖打破中國與周邊國家互生共存的狀態,所以在周邊樹立命運共同體意識尤為重要。” 在專家分析,一年多來,包括外交上與周邊國家頻繁互動,以及“一帶一路”重大戰略的提出,中國與周邊正在通過實實在在的合作,共同樹立命運共同體意識。 |
相關閱讀:
- [ 10-13]泉州市委召開常委會 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
- [ 10-13]習近平互聯網觀 逐步適應習慣新常態
- [ 10-13]習近平的互聯網觀
- [ 10-13]這些年贈給習近平的球衣
- [ 10-13]習近平:確保中央政令暢通、決策落地生根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