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唱衰中俄關系 歐洲對俄制裁悄悄撤退
2014-10-14 06:58:11??來源:環球時報 責任編輯:林晨 李艷 |
分享到:
|
【環球時報綜合報道】在渲染“中俄合作威脅論”的同時,西方媒體也費勁地挑撥中俄之間的關系。《華爾街日報》報道稱,實際上中國工商銀行對俄企業貸款僅為33.5億盧布(約合8300萬美元);中國銀行對俄企業貸款為21.5億盧布;中國建設銀行僅13億盧布。相比俄銀行和企業在2015年底前必須償還的1340億美元外債,中資銀行的援助可謂“杯水車薪”。 彭博社13日報道稱,俄對中國敞開懷抱反映了一種“自蘇聯解體以來從未表現過的脆弱性”。俄羅斯當然不愿意讓一個“經濟輸出是自身4倍,人口是自身10倍”的國家更加強大,但經濟制裁改變了這一切。文章稱,為對抗美歐“舊敵”,普京被迫為其東方“最大的勁敵”提供優惠條件。俄內部政策規劃人士指出,俄依靠中國的投資避免經濟衰退,所以也要割舍兩樣中國夢寐以求的東西:原材料和先進武器。文章稱,俄對中國過多的依賴最終或會增強中國在太平洋地區的地位,而“誘人的中國資金會加深俄對自然資源的依賴,削弱政府發展多樣化經濟的努力”。 法新社稱,普京為對抗西方而簽署的為期30年、價值4000億美元的天然氣協議“對中國更為有利”。法國國際廣播電臺表示,如果中俄深化戰略合作的動機是對抗西方,這種合作“不會持續太久”。“德國之聲”網站稱,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無論烏克蘭危機結果如何,“當中一位大贏家的輪廓逐漸清晰”,“它的胃口不僅在于俄的資源和軍火,還有歐洲的技術及國際地位的提升”。 也有相對客觀的聲音,德國新聞電視臺13日評論指出,除了烏克蘭危機導致俄受西方制裁外,中俄兩國的許多相似點是其接近的重要原因。兩國不僅是鄰居,有很長的邊界接壤,在關鍵的國際問題,如敘利亞和伊朗等問題上,雙方態度都較為一致。 |
相關閱讀:
- [ 10-11]俄媒:G20財長會晤時曾討論取消對俄制裁
- [ 10-11]二十國集團財長考慮取消對俄羅斯經濟制裁
- [ 10-10]俄羅斯議會欲通過立法 對西方制裁以牙還牙
- [ 10-03]普京:俄羅斯與中國加強合作與遭制裁無關
- [ 09-26]歐盟:不會一次性撤銷對俄制裁 或分階段執行
- [ 09-26]日本追加制裁 俄羅斯登島回應
- [ 09-25]俄羅斯高官稱:制裁未影響俄羅斯對亞太地區興趣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更多>>視頻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