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媒:石油恐過剩 沙特決意避免重蹈80年代覆轍
2014-10-14 14:37:10??來源:中國新聞網 責任編輯:林錦 |
分享到:
|
中新網10月14日電 據路透社14日報道,1980年代全球油價大跌時,沙特大幅減產近四分之三仍未能阻止油價下跌,慘痛的經歷至今讓沙特記憶猶新。這一次,沙特決心避免重蹈覆轍。 回想1980年代時,現代石油市場還處在初期,對多數交易員而言,當時的石油供應過剩已經是遙遠的記憶。然而這個話題最近又出現在同沙特官員與資深分析師的對話當中,分析師們認為,這一次沙特決心采取新策略,以保護該國的中期市場份額,對于今天的決策而言,那時是決定性時刻。 最近油價大跌25%至每桶90美元以下,但相比1980年代的暴跌仍不算什么,當時油價從每桶35美元跌至不足10美元。不過,許多分析師認為兩者仍有相似之處,都是全球市場由供應不足轉為過剩的轉折點。 30年前,1973年阿拉伯石油禁運以及伊朗1979年革命導致油價急劇上漲,損害了全球需求,而北海油田的發現則刺激了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以外的石油供應。 由于全球市場石油供應極度充裕,沙特采取了支撐油價的策略,將原油日產量由1980年的逾1000萬桶減少至1985-86年的不到250萬桶。當時石油價格基本上由出口國決定,輪不到剛剛出現的期貨市場。 但其他產油國卻并沒有跟進,無論是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成員國,還是英國和挪威等新興石油大國,都采取袖手旁觀的態度。于是,油價陷入多年低迷,沙特也因此背上沉重的債務,出現長達16年的預算赤字。 終于,沙特在1985年改變做法,采取增產降價的策略,雖然油市因此迎來最后一跌,但最終還是為逐漸復蘇鋪平了道路。 “當時的重大錯誤就在于他們持續減產,試圖以此支撐油價,但不管怎么做,油價還是不停地下跌,”邁德利環球顧問公司(Medley Global Advisors)的分析師艾爾古因迪(Yasser Elguindi)表示。 |
相關閱讀:
- [ 10-13]“北極熊”現身捷克街頭 呼吁停止在北極開采石油
- [ 10-10]評論:國際油價“跌跌不休” 供求失衡更明顯
- [ 10-08]加拿大一輛載危險品火車脫軌起火 火焰高達30米
- [ 10-08]加拿大一輛載危險品火車脫軌起火 火焰高達30米
- [ 10-01]大慶一男子在餐廳持刀砍人 女孩滿身是血衛生間報警
- [ 09-30]美液態石油產量趕超沙特 被指改變世界能源格局
- [ 09-30]發改委價格司三官員被帶走 主要負責醫藥電力工作
- [ 09-29]俄美企業北極發現新油田 油儲總量與沙特相當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