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法治國首入中央全會主題 執政黨力推制度建設
2014-10-15 14:14:22? ?來源:中國新聞網 責任編輯:林晨 李艷 |
分享到:
|
中新社北京10月15日電 (記者 馬海燕)中國共產黨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第四次全體會議將于10月20日至23日在北京召開。這將是中國改革開放以來中共第一次以依法治國為主題的中央全會。用依法治國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為制度建設開辟新境界,被外界寄予厚望。 中共十八大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時,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全面落實。國家行政學院公共行政教研室主任竹立家說,可以預見司法體制改革、反腐制度化、推進依法行政、建設法治政府等方面都將在四中全會后出現重大突破。 中國學術界第一次明確提出要實行依法治國是在1979年。依法治國方略首次被提升到執政黨和國家政治層面,是在1997年9月的中共十五大。當年的十五大報告提出,實行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從此將“依法治國”確立為執政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 1999年3月,九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將“依法治國”寫入憲法,從而使“依法治國”從黨的意志轉化為國家意志。 2002年11月,中共十六大報告從發展社會主義政治民主的高度,指出“要把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有機統一起來”。 2007年10月,中共十七大報告提出,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將深入落實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列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 2012年11月,中共十八大報告將“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確立為推進政治建設和政治體制改革的重要任務,對“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作了重要部署。從此,依法治國在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中的地位更為突顯。 竹立家認為,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已經建立,“有法可依”的目標已經實現,四中全會要解決的是“有法必依”的問題。依法治國成為十八屆四中全會主題,與三中全會提出“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目標緊密相聯。依法治國必須依法行政,用法律規范公權力的運行和使用方式,在今天改革進入深水區的形勢下變得刻不容緩。 去年11月在對十八屆三中全會的決定作說明時,習近平表示,司法公信力不足很大程度上與司法體制和工作機制不合理有關。在今年召開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五次會議上,制度建設、改革與相關法律存廢的關系每每被提及。司法改革更是成為改革推進最快的領域之一。 中國社科院法學研究所研究員莫紀宏在接受中新社記者采訪時說,依法治國被納入執政黨治國方略17年,其內涵并沒有完全展示。執政黨把依法治國納入執政總綱領,既是對改革開放30多年來法制建設的經驗總結,也是為未來執政思路和國家發展提供指引,依法行政、建立法治政府有望得到推動。 |
相關閱讀:
- [ 10-15]四中全會前瞻:依法治國升級至2.0版
- [ 10-14]十八屆四中全會將召開 研究推進依法治國若干問題
- [ 10-13]媒體:十八屆四中全會將托出法治中國頂層設計
- [ 10-10]周瑞金萬字長文探討終結腐敗:七位一體制度籠子
- [ 10-01]十八屆四中全會10月20日召開 首次關注依法治國
- [ 09-30]習近平主持中央政治局會議 討論擬提請十八屆四中全會審議的文件
- [ 09-28]福建日報社論:為福建科學發展跨越發展匯聚強大正能量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