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曙光在洛杉磯擁3000平米豪宅 妻兒在美國居住
2014-10-18 07:21:19??來源:央視 責任編輯:陳瑋 李艷 |
分享到:
|
董倩:另外還有一個問題,阮教授你看今天他已經被判死緩,那么如果未來有可能在死緩的基礎之上繼續(xù)減刑的話,人們有一個疑問,他有沒有可能最終有一天他會走出監(jiān)獄,再重回到正常生活中。 阮齊林:根據(jù)法律規(guī)定死緩犯兩年期滿以后減為無期徒刑,實際執(zhí)行的刑期不少于15年,他應該至少在監(jiān)獄里面應該服刑15年以上。 董倩:好,非常感謝阮教授給我們解釋這些法律問題。你看張曙光他既是一個官員,他同時在業(yè)界也是一個技術型的專家,那么他是有著兩個這樣的一種,一種怎么說,他是有兩面性的。這樣一個兩面性的一個人,平時大家對他的評價又是怎么樣,我們繼續(xù)往下看。 解說:“作為官員我犯罪,我不是好官,我也是個凡人,但作為中國人、中國工程師,我問心無愧。” 這是張曙光在去年9月庭審中的一段陳述。 看看張曙光的履歷,26歲從蘭州交通大學車輛專業(yè)畢業(yè),作為教授級高工,鐵路專業(yè)技術帶頭人,2004年,在他48歲時,就出任了鐵道部運輸局局長兼副總工程師。而當時,正是中國鐵路建設的大提速時期。 張曙光:(我們用了)短短兩年左右的時間,實現(xiàn)了九大關鍵技術的引進、消化,并且完全實現(xiàn)國產化。我們現(xiàn)在生產的動車組,技術是中國人的,品牌是中國人的,生產是在本國生產的,價格是世界最低的。 解說:2007年,依靠著26項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創(chuàng)新成果,中國鐵路實現(xiàn)了第六次大提速。中國鐵路技術,也跨入了世界先行列。兩年后,武廣高鐵試運營成功,這是中國高鐵解決的又一世界高速鐵路史上的難題。而伴隨著高鐵的快速發(fā)展,作為鐵道部副總工程師的張曙光,無疑為自己的履歷添上了最重要的一筆。 張曙光:比如說我們隧道的斷面面積100平米,這是世界上最大的隧道。又比如說我們隧道的長度也是世界第一,若干個世界第一。 解說:隨著一條條高鐵線路的陸續(xù)開通,中國高鐵的突破陸續(xù)展示在世人面前。2010年滬杭高鐵試運行,最高時速達到416.6公里,創(chuàng)下了世界鐵路運營實驗最高速。 張曙光:這個突破意味著我們在工程設計、工程建設、系統(tǒng)的裝備,以及我們的調試技術和控制技術都達到世界最先進水平。 解說:中國高鐵每一次突破,媒體總想到去采訪張曙光,而在鏡頭前侃侃而談的張曙光,也得到了輿論的普遍贊譽,“高鐵第一人”這樣的稱謂,也不斷出現(xiàn)在媒體的報道中。 張曙光:就是不管有多大的困難,不管有多大的難題。中國的高速列車一定要開到300公里,我們實現(xiàn)了。 解說:贊譽,似乎并不能滿足張曙光,而他對于中科院院士的頭銜,也一直情有獨鐘。2007年3月,張曙光通過多種形式向院士們展示自己的能力。然而,由于被舉報參評院士的學術成果造假,讓張曙光最終落選。2009年,他再次參評中科院院士。 中科院院士 清華大學教授盧強:票數(shù)比第一次高了,因為張曙光的名氣大了。還有最主要的是,鐵道運輸有些人得到好處了,覺得這個中國這個在世界上是領先的,大家對這一點有一點自豪感。 解說:但是,一票之差,張曙光還是未能如愿。而今天,站在被告席上的張曙光,卻被判決書上的文字,記錄了他另外的一個人生。事實證明,這段人生,徹底偏離了正確的軌道。 張曙光:我承認我正是在我工作上取得一點成績以后,我放松了自己的思想,放松了學習,放松了改造。 董倩:去年的時候張曙光在一審庭審的時候說過這么一番話,他說作為官員我犯罪,我不是好官,我也是個凡人。但是作為中國人、中國的工程師,我問心無愧。好了,我們強調一下,這個中國工程師作為技術型的官員,他曾經都有過什么樣的技術的光環(huán)。你看他是高鐵技術引進首席談判代表,鐵道部副總工程師,客運專線(高鐵)的副總設計師,浙大、北京交大、西南交大兼職教授,還享受著國務院特殊津貼,那么作為這樣一個有能力的技術型的官員,那么他并沒有管住這種貪婪的欲望。 接下去我們就連線一位專家,中國社科院中國廉政研究中心副秘書長高波,高秘書長你看剛才他這段話,我們不妨再看一下,他把自己身上兩個特性,一個是官,一個是工程師,他同時他把他給割裂開了,你怎么看他把我是官,但我也是工程師,他似乎覺得這是兩個角色,你覺得他能不能截然分開談? 中國社科院中國廉政研究中心副秘書長高波:實際上張曙光本人是一個所謂學而優(yōu)則仕,仕而久則變的這樣一個典型,那么也可以說是一個能干、能貪,那就是干事不干凈,干凈不干事這樣一個典型。那么他發(fā)人深思的問題主要有兩個方面,一個就是所謂決策的錯位,他既是一個所謂技術型的干部,但他首先是一個黨的干部。那么他既要干事,也要干凈,他既要講效率,他也必須守紀律,他應該帶頭遵紀守法而不能隨意的逾越底線。 另外一個方面,也就是所謂的權力錯位了,我們看到由于他做出了一定的工作業(yè)績,他即掌握著作為行政機關的領導干部這樣的公共權力,也就是所謂的硬權力。另外一方面他作為高鐵這個行業(yè)當中的高級專家,他也掌握著話語權,也就是一些所謂的軟權力,看起來這是一種雙重的榮耀,但事實上這也是雙倍的風險。那么如果你不能夠謹言慎行的話,我想它所帶來的后果也可能是加倍的。 董倩:高秘書長現(xiàn)在有一個問題,為什么他在說他不是一個好官的同時,要強調我是一個好工程師。 高波:這個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但是我想在法律面前,在法官那里他違紀違法的事實只有一個。也就是說你主觀上不能夠扛起你身上的所謂的業(yè)務工作的責任和黨風廉政建設的這樣的雙重的責任,那么你這個主體責任不能夠擔當?shù)脑挘约旱娜松疂嵉缆飞暇蜁錆M著激流險灘,那么你自己如果不能夠擺正自己的位置,不是把自己當作一個團隊當中的一個分子,而是凌駕于組織之上,總是想去成為這個團隊的分母的話,那么可以想象個人的膨脹,這樣的角色的錯位倒置,必然帶來一個災難性的后果。 董倩:好,謝謝高秘書長,稍候我們有問題給您。那么就像張曙光自己說的那樣,從2004年開始國家是把高鐵的技術創(chuàng)新重擔放在了我的肩上。從2004年開始到2011年他出事,那么這七年是中國高鐵大發(fā)展零的突破的這七年,但同時這七年也是張曙光自己瘋狂斂財?shù)倪@七年,怎么看待這樣的一種矛盾,我們繼續(xù)關注。 解說:我認罪服法,接受法律公正的審判,反省我自己在犯罪的道路上走得也夠遠的,教訓蠻深刻的。 解說:時間飛快,轉眼張曙光涉嫌受賄案的一審開庭,已經是一年前的9月10日。當時,面對檢方的指控,被告席上的張曙光當庭表示認罪。 張曙光:在犯罪的道路上從小到大、漸行漸遠,現(xiàn)在回首,追悔莫及。 解說:憑借技術優(yōu)勢,在仕途上不斷攀升的張曙光,曾經在鐵路系統(tǒng)內,贏得了不少人的欽佩。2004年,中國高鐵發(fā)展開始提速;張曙光,主抓高鐵引進談判和建設;他所執(zhí)掌的運輸局,也是當時鐵道部最核心的職權部門,號稱“中國高鐵技術第一人”。 張曙光:在日本學習工作了一段時間,乘坐了日本的新干線,那時候的感覺,原來鐵路是可以這樣坐的,原來鐵路的速度是可以這么跑的。 解說:掌握著巨大的權力,不斷在媒體前出現(xiàn)的張曙光,本可以伴著中國高鐵的快速發(fā)展,實現(xiàn)自己的人生理想。但事后證明,在中國高鐵發(fā)展最快的階段,也是張曙光大肆受賄的時期。 張曙光:我國在啟動高速技術的時候,沒有去走別人走過的老路。我們瞄準的是世界的最高水平,最高技術。 解說:中國高鐵發(fā)展,的確沒有走別人的老路,但是張曙光,卻忘了自己該走一條什么樣正確的路。今天的判決書顯示,張曙光的貪腐,主要發(fā)生在2004年至2011年,最低的一筆受賄額為人民幣3萬元和1萬美元,共折合人民幣10萬余元;最高的一筆受賄金額,竟然高達人民幣1850萬元。 審判長:張曙光于2007年至2009年間,先后3次在北京收受王建新給予的錢款共計人民幣1850萬元。該款部分被張曙光用于購房。 解說:2011年2月28日,在時任鐵道部部長劉志軍涉嫌嚴重違紀被免職后不久,張曙光也被停職調查。他的仕途,就此劃上了不光彩的句號。 張曙光:我在過去九百多個日日夜夜,很漫長,這九百多天,既是我漫長的、痛苦的、認罪的、悔罪的過程,這九百多天也是我認清自己的罪過,決心改造自己重新做人,我的思想得到不斷進化的過程。 解說:此外,根據(jù)媒體報道,張曙光被調查前,在鐵道部內部就已經是眾所周知的“裸官”,他的妻子和孩子,一直在美國居住。在美國洛杉磯,他和妻子竟然擁有一套近3000平方米的豪宅。 董倩:在行政上張曙光這樣的人他們有著比較高的權力,那么在學術上他們也有著比較高的權威,那么像這樣的人怎么制約?誰來制約?我們接下去繼續(xù)連線高秘書長,高秘書長您怎么回答這個問題? 高波:如果一條魚死了,可能是魚的問題,那么一群魚死了可能是水的問題。張曙光這個案例當中可能有魚的問題,也有水的問題,我想還是三個打破吧,一個是打破權力的暗箱,避免權力的部門化,部門的特權化。第二要打破行業(yè)和市場準入的壁壘,第三就是打破監(jiān)督的瓶頸,那么我們對于一些領域,專業(yè)的領域可以更多的引入第三方的評估,專業(yè)化、外部化的監(jiān)督。 董倩:高秘書長會不會有人看了張曙光的際遇之后,會產生一種比較悲觀的一種做法,就比如說張曙光是個有能力的人,有為的人,他一邊有為,一邊犯事,那么我也許是一個有技術、有能力的人,我看了他的際遇,我也想那我干脆就不敢了,有以前的亂作為,我現(xiàn)在就不作為不就安全了嗎? 高波:不能這么看,應該看到十八大打虎拍蠅以來的這樣一個高壓的氣場當中,我們中央決心重構我們的政治生態(tài),對官員的職業(yè)生涯狀態(tài)進行一個再造,這個決心是非常大的。也就是我們的官員既要干事也要干凈,那么能干能貪的人沒有市場。你想利用手中的硬權力,軟權力,軟硬施,尋租徇私這樣的人應該說風險是非常的大的。要么亂作為,要么不作為,他必然面臨著全天后的零容忍,全方位的問責的高壓,所以我想我們這些公職人員,應該適應這樣的治理的新常態(tài),盡早選擇好自己的人生狀態(tài),有好的定位,有好的工作表現(xiàn),也有好的人生的歸宿。 董倩:非常感謝,當我們評價一個學者,或者有能力的人的時候,我們往往說他們甘于寂寞。那么當有越來越多的技術型的人才進入到領導崗位的時候,我們還是這句話甘于寂寞,保持清高。 |
相關閱讀:
- [ 10-17]新華調查:張曙光受賄4700余萬元一審被判死緩
- [ 10-17]張曙光涉嫌受賄4700多萬 去年開庭審理已認罪伏法
- [ 10-17]原鐵道部運輸局局長張曙光受賄一審被判死緩 圖
- [ 06-20]張曙光:國企財務預算要公開 若扣除租金沒什么利潤
- [ 05-21]為啥張曙光想成院士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fā)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