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報記者 陳宏 本報訊“我們不能讓我們的藝術,永遠停留在缺少創造力的兩個沼澤地:世俗歡笑的沼澤地,還有陳腐老化的沼澤地。”昨天,上海國際藝術節的論壇正式開幕,而極少參加論壇的余秋雨,因為對中國文化缺乏創造力的現狀極度擔憂,也破例現身,并作了主題演講,他甚至尖銳地說,很多傳統的東西,不可能也不應該重新輝煌,一部分人做就可以了,“最高貴的藝術家不能停留在此”。 中國文化與國家地位遠不相稱 本屆藝術節論壇的主題是“藝術與創造力”,而這也是讓余秋雨答應參加的最主要緣由。昨天,他說了一件讓他至今感慨萬千的事:“整整一年前,去年的10月18日,我在美國紐約的聯合國總部發表演講,講的就是中國的文化和藝術。令人非常奇怪的是,來聽的人非常多——大家知道聯合國大廈有很多很多的會議廳,但是很多會議廳開會的時候,下面聽的人很少,所以使好多國家的領導人去的時候感到非常的奇怪,怎么那么少的人。但是,我那次演講聽的人太多了,后面都站滿了人。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大家覺得中國的經濟實力和國家的力量大幅度增長,文化藝術還遠遠不能和它相稱。” 他說,外國人對中國文化的印象,似乎經常就是老太太的剪紙、北方農民表演的農村樂器、雜技表演和地方文化演出。 他說自己在想,問題到底出在了什么地方?“文化有三個功能,消費、傳承和創造。”他說,“我們現在前面兩個都在做,也應該做,但現在最缺乏的原創,是創造力——我所說的創造力并不是說對一個傳統劇目當中做一點改造,而是一種整體性的大的勃發。” “一個民族如果藝術的創造力勃發的話,整個民族的創造力就讓我們受到尊敬。如果我們的電視上還只是在哈哈大笑,還只是在收藏古董,這個應該有,但是這個民族讓人尊敬的程度是有一點問號的。”他說。 沒有創造會走向低俗 余秋雨擔心的是,現在中國的文化,只是讓一般的老百姓看看笑聲,看看祖先留下的遺產,但缺少畢加索。 他不無諷刺地說,很多藝術家只是在進行藝術的消費功能,“他們覺得,我今天所做的喜劇,我今天所做的雜技已經和昨天不一樣了,這個值得鼓勵。但是還不是我所說的原創。也有人說我這個剪紙已經和清代的時候有很大差別了,也不是。” 他說,東非著名的馬孔木雕,非常優秀,展現了當地原住民的生命,但是,畢加索只進入了三個木雕,就開創了自己藝術生命的新時代,也是歐洲藝術的新時代。“馬孔木雕自己也在創新,但他們創造的東西,和畢加索的創造,完全是兩回事。畢加索的藝術,跟馬孔木雕,也沒有血緣關系。” 他說,中國需要收集文物、保護文物、制造娛樂、制造消費,但“沒有創造結構,那么消費和傳承都只能停留在低俗的層次上”。 他還表示,高貴的藝術家要能甘于寂寞,一些新的作品普通老百姓一下子是接受不了的,沒有太高的收視率和發行量,“就像畢加索最早的畫作一樣”,只有有了這樣的思想準備,“我們創造力的空間才能出來”。 |
相關閱讀:
- [ 10-08]余秋雨開講 黃其森《院子里的中國》隆重首發
- [ 03-15]余秋雨:新《文化苦旅》三分之二有改動
- [ 08-29]余秋雨因“上海自貿概念”股票身家暴漲
- [ 07-22]余秋雨:網上發言不等于民意
- [ 05-27]余秋雨:重構中國茶的生存方式關鍵是建立“語法系統”
- [ 04-29]余秋雨發聲明:將對造謠文字作為刑事罪證進行保全
- [ 04-27]余秋雨發聲明稱婚變造謠者為老編劇 詳述兩人20年恩怨
- [ 04-27]作家余秋雨微博“被離婚” 馬蘭:下輩子還嫁他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