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廣州現埃博拉?謠言! 本報訊 (記者何雪華 通訊員粵衛信)17日晚間,一條“埃博拉病人在廣交會上出現”的消息在微信朋友圈傳播,而且聲稱“珠江臺新聞報道”,在市民中引起緊張。昨日上午,省衛生計生委出面辟謠:廣州現埃博拉?謠言! 緊張:廣交會客商送醫? 10月17日,媒體報道“深圳機場口岸檢出首例博卡病毒患者”,不少只看新聞標題的讀者心里恐慌,將博卡病毒誤解為埃博拉病毒,引發廣泛關注和傳播。 如果這還是誤解,那17日晚間在微信朋友圈傳播的“廣交會現埃博拉”消息,則是徹底的假消息。 “今晚6時半珠江臺新聞報道,廣州交易會出現首個埃博拉患者,已送往琶洲的省第二人民醫院隔離醫治—轉的。不知真假!”17日晚間,這一消息還聲稱在“珠江臺報道”并在微信朋友圈轉發,轉發者有醫生、警察、媒體人、學者,坊間流傳稱“埃博拉病毒已登陸廣州”。 辟謠:觀察對象排除埃博拉 昨日上午,接到記者反映的消息后,省衛計委相關負責人介紹,“廣州交易會出現首個埃博拉患者,已送往省第二人民醫院隔離醫治”是不實消息。17日,確實有1例觀察對象,由琶洲交易會展館轉送至省第二人民醫院, 該觀察對象是尼日利亞籍,血樣已送省疾控中心P3實驗室檢測,檢測結果埃博拉出血熱病原為陰性,排除埃博拉病毒感染。他強調:“目前我省暫未出現埃博拉病例?!?/p> 據記者查閱當天謠傳所涉及的當晚6時半珠江臺新聞,節目單中顯示并沒有播出這條新聞。 而對于早前“深圳機場口岸檢出首例博卡病毒患者”被市民誤讀或誤解成“埃博拉”,深圳市衛計委專門向媒體通報澄清:該報道中的博卡病毒并非埃博拉病毒,而深圳近一周內未在任何口岸發現埃博拉留觀病例;深圳醫療機構也未接診埃博拉留觀病例。 專家:廣州已加強預防輸入性病例 對此,廣東省疾控中心首席專家、傳染病預防控制所所長何劍峰表示,對埃博拉病毒,確實不可掉以輕心,但不必過度恐慌。 何劍峰介紹,埃博拉病毒可謂“頂級魔鬼病毒”,與艾滋病病毒、拉沙病毒等被世界衛生組織列為對人類危害最嚴重的烈性傳染病病毒。但“科學家已明確,雷斯頓埃博拉病毒盡管可通過空氣傳播,但它對人體不致病。此外,‘非典’過后,我國無論是在政府、醫護、技術還是公眾層面,都已樹立起對烈性傳染性疾病的防控意識,實時信息監測和風險評估與溝通體系的建立,檢測、防控病毒能力的提升,讓我國在防止埃博拉病毒入侵上也有更足的底氣。埃博拉病毒在中國發生大規模流行的可能性幾乎為零”。 市疾控中心主任王鳴也表示,目前廣州已加強預防輸入性病例。 (廣州日報 何雪華粵衛信) |
相關閱讀:
- [ 10-19]世行:各國協作不力 埃博拉疫情或威脅全球經濟
- [ 10-19]奧巴馬任命醫學菜鳥為埃博拉總管遭質疑 五角大樓內一女子嘔吐引發恐慌
- [ 10-19]奧巴馬任命專員應對埃博拉 共和黨批其無經驗
- [ 10-19]奧巴馬任命埃博拉負責人遭質疑 加劇美國黨爭
- [ 10-19]埃博拉疫情加劇美國黨爭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