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強訪歐施展“魅力外交”
2014-10-19 17:16:27? ?來源:中國政府網 責任編輯:王瓊 陳暉 |
分享到:
|
與德國總理默克爾閑逛超市、向球迷俄羅斯總理梅德韋杰夫贈送足球、跟意大利總理倫齊暢談美食——此次出訪歐洲三國的李克強總理,每場活動,都從大處著眼、細處入手,個人風格展現得淋漓盡致,被外媒贊譽為“一次魅力外交”。 人未到 聲先到 來自東方古國的李克強,深諳“人未到聲先到”的禮儀規則。在訪德國前夕,他選擇在德國《世界報》發表署名文章,開頭就像一位老友聊天一樣親切自然:“我訪問歐洲時到德國次數最多,而且‘常來常新’,每次都留下愉快的記憶。” 同樣的語調也出現在《俄羅斯報》的署名文章上。他用“親愛的朋友”來稱呼這家媒體的讀者,還向他們致以“親切的問候和美好的祝愿”。 在此次歐洲之行的最后一站意大利,李克強不負兩個擁有飲食美名國度的盛名,與該國總理話趕話,展開一段“舌尖外交”。 “中意都是有飲食文化的國家。中國有餃子、春卷,意大利有意大利面、披薩,都聞名世界。我們雙方在這個領域也可以開展第三方合作,讓更多的人來享受精神和物質食糧。”李克強在與倫齊共見記者時以兩國美食為例,形容彼此的優勢和雙方合作的潛力。 不僅通過大眾媒體,此訪期間,李克強在會見他國領導人及發表演講時,也熟練地引經據典,以文化上的相互欣賞,拉近彼此間國民的心理距離。 在德國他引用德國諺語“只要順著河流走,終能發現大海”;在馬可波羅的故鄉意大利,他笑稱“很高興來到不是一天建成的羅馬”;在俄羅斯,他又打起了“音樂外交牌”,提起了《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和《在那桃花盛開的地方》。 這種為兩國友誼注入人文內涵和新的活力的外事風格,深受對象國民眾的認可。德國一家地鐵書報店的雇員,特意將發表李克強總理署名文章的報紙放在最顯眼位置。他對記者說:“我希望德國和中國的關系能一直好下去!” 俄羅斯輿論研究中心的調查顯示,半數俄羅斯人認為中國是對俄最友好的國家。該中心對比了2008年和2014年的統計數據,在這段時期內,持上述觀點的人所占比例從23%增至51%。 意大利《晚郵報》干脆在其網站上對中意兩國總理會談后的新聞發布會進行了視頻直播,讓那些唯恐錯過精彩片段的人們看個夠,“中國總理到底說了什么,大伙兒自己看吧”! |
相關閱讀:
- [ 10-19]李克強出席第十屆亞歐首腦會議非正式會議并發言
- [ 10-19]李克強結束出訪回到北京
- [ 10-18]李克強出席第十屆亞歐首腦會議非正式會議并發言
- [ 10-18]李克強會見新加坡總理:歡迎參與中國中西部開發建設
- [ 10-18]李克強會見芬蘭總理:贊賞芬對中國參與北極合作態度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