偽劣品通過網絡銷往23省份 湖南查獲上億元假冒偽劣保健品 10月20日,記者從湖南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了解到:岳陽市食藥監和公安部門成功搗毀岳陽、汨羅2個制假、售假窩點,總涉案貨值在1.16億元以上。該收網行動查扣非法添加有毒有害物質“他達拉非”和“西地那非”的假冒保健食品5萬余盒,涉假產品銷往23個省份113家店點。 玉米淀粉做假膠囊,含有毒物質 經湖南省食品藥品檢驗研究院檢驗,該案查扣的“百草圣根”“活力腎源”“百年腎丹”“根樂寶”“美國腎腺素”“非洲紅草”及無標識散裝黑色蜜丸共7個品種,均檢出有毒有害物質“西地那非”或“他達拉非”,消費者食用這些假冒產品后足以危害人體健康。 此外,記者從湖南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了解到,今年3月29日,邵陽市、邵東縣食品藥品監管局聯合公安部門,兵分多路,在一棟兩層居民樓端掉一個保健品制假黑窩點:當場收繳127300盒(瓶)假冒性保健食品成品、1300公斤空膠囊、2000公斤制假原料等,所有涉案物品裝滿9卡車,貨值2862萬元。 當地藥監和公安部門調查發現,該窩點從2012年12月開始生產加工假冒膠囊系列和片劑系列性保健食品,膠囊系列保健食品是在該窩點生產,由工人將玉米淀粉等粉末灌裝加工而成,片狀半成品是從外地購進再改包裝。自2012年12月以來,該窩點通過托運站或快遞公司將產品銷往全國26個省份,從收繳的銷售清單統計,僅去年8月至12月底銷售金額就高達5000余萬元。 2014年4月底,湖南省食品藥品檢驗院檢驗認定該案“天下第一棒”“德國黑螞蟻生精片”等產品中添加了國家明令禁止添加的偉哥成分“西地那非”。 互聯網成為售假主陣地 記者查閱邵陽和岳陽兩個案件的情況通報發現,網絡成為犯罪分子銷售假藥借助的主要渠道之一。例如,岳陽食藥監部門查處發現,案中劉某組織包裝了添加了“他達那非”的“百草圣根”等膠囊產品,主要通過網絡銷往23個省市113家店點。 據介紹,由于我國互聯網管理法律法規和互聯網藥品信息、交易服務的監管手段并不完善,加之有些規定并沒有得到嚴格遵守,網上違法宣傳、銷售藥品等法律明文禁止的違法情形較為普遍。記者了解到,目前不法分子利用互聯網兜售假藥和保健品,采取“點對點”的消費模式,直接郵售給消費者,營銷人員不與客戶直接見面,不直接收取貨款,配送與收款均由第三方物流完成,隱蔽性、欺騙性極強。 業內人士分析指出,互聯網已經成為一些不法分子發布虛假藥品信息、違法藥品廣告和兜售假劣藥品的主要陣地。網絡違法藥品廣告的傳播方式主要有三種:一是采用鏈接技術通過文字鏈接發布,二是以健康咨詢為名行非法發布之實,三是租用服務器直接發布。 湖南省食藥監部門提醒,消費者有病應就醫,不要輕信“自我感覺”;用藥要遵醫囑,不要輕信“祖傳秘方”。如需在網上購買藥品或保健品,應當“多個心眼”,通過食品藥品監管部門網站查詢購物網站是否具有銷售資格。本報記者 侯琳良 |
相關閱讀:
- [ 10-20]假冒商標 污染環境 漳浦宣判兩起新型犯罪案件
- [ 10-18]湖南特大制售假冒保健品案透視:玉米淀粉做膠囊
- [ 10-17]“海歸”假冒富二代騙財騙色
- [ 10-17]假冒富二代“海歸”征婚 莆田一女孩被騙財騙色
- [ 10-17]抽獎派發紅包用假冒金飾當獎品 忽悠不成還打人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