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0萬庫爾德人夾縫求生存 在中東抗爭為自保
2014-10-21 10:49:40??來源:環球時報 責任編輯:林晨 陳瑜輝 |
分享到:
|
極端組織“伊斯蘭國”的興風作浪,讓庫爾德人再次向世界展示了自己的民族悲情,但也看到絕處逢生的機會。當整個國際社會視“伊斯蘭國”為毒瘤時,土耳其政府卻仍視境內外的庫爾德人武裝為“頑疾”。近一個月來,生活在土耳其、德國的庫爾德人示威游行,呼吁西方國家和土政府對正與“伊斯蘭國”戰斗的庫爾德人施以援手。10月20日,敘利亞的庫爾德人武裝終于得到美國軍機空投的武器。長期以來,庫爾德人在中東數個國家的夾縫中生存,革命、政權更替或是內戰,都會催生大批難民,促成移民歐美的浪潮。同時,庫爾德活動家或西方輿論又不時炒作3000多萬庫爾德人的“建國夢”——一個延伸到敘利亞北部、伊拉克北部、土耳其和伊朗部分地區的“大庫爾德斯坦”。在動蕩的中東,即使打掉“伊斯蘭國”,有關庫爾德人的話題,注定還會延續。 “土耳其的頭號敵人是庫爾德人,不是‘伊斯蘭國’” “庫爾德人,被出賣的民族!”德國《世界報》13日以此為題回顧了庫爾德人的坎坷命運。文章說,總數3000多萬的庫爾德人是“世界上沒有形成一個國家的最大民族”,他們似乎注定一遍又一遍經歷不幸的命運。幾個世紀來,他們一次又一次地被盟友出賣,家園被毀滅,孩子被販賣,女人被強奸,男人被屠殺。現在歷史正在重演,“伊斯蘭國”正在占領庫爾德人的家園,甚至讓伊拉克、敘利亞境內的庫爾德人面臨屠殺。 自“伊拉克和沙姆伊斯蘭國”組織(后宣布建立“伊斯蘭國”)今年6月占領伊拉克北部重鎮摩蘇爾以來,伊拉克、敘利亞境內的庫爾德地區先后深陷災難之中。恐怖分子一度直逼伊拉克庫爾德自治區首府埃爾比勒。信奉雅茲迪教的庫爾德人受到欺凌。美國用空襲為伊拉克的庫爾德人解圍后,敘利亞境內的庫爾德人又開始遭殃。連月來,“伊斯蘭國”不斷進犯敘利亞第三大庫爾德人聚集地科巴尼鎮,意圖控制整個土敘邊境。面對極端組織的侵襲,約有20萬敘利亞庫爾德人逃往土耳其東南部邊境省份避難。堅持作戰的庫爾德人武裝因為戰術素質不高,裝備方面也不占優勢(多數裝備還是老式蘇制武器),因此在與“伊斯蘭國”的戰斗中處于下風。大馬士革戰略研究中心副主任易卜拉欣告訴《環球時報》記者,由于此前美國在伊拉克北部和敘利亞東部省份對“伊斯蘭國”多處目標進行空襲,擠壓了這個極端組織的生存空間,才使他們盯上戰略重鎮科巴尼。他擔心,如果沒有外部勢力介入,“伊斯蘭國”攻占該鎮的可能性很大,當地庫爾德人將面臨深重的人道主義災難。 敘利亞境內的庫爾德武裝20日為得到美國的“軍援”而歡欣鼓舞,但此前幾天,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一直反對美國及其北約盟友向庫爾德人提供武器,原因是“對土耳其來說,敘利亞庫爾德武裝與土耳其庫爾德工人黨一樣,都是恐怖組織”。俄羅斯《獨立報》分析說,庫爾德工人黨為爭取自治,在土耳其已搞了30年的叛亂運動。俄科學院東方學研究所專家莫薩基表示,土耳其的立場可以理解,就是不希望庫爾德民兵武裝組織壯大。土國內庫爾德分裂勢力一直是政府大患。俄科學院國際關系與世界經濟研究所專家米爾斯基表示,土耳其不會幫助庫爾德人打擊“伊斯蘭國”,對他們來說,庫爾德人才是頭號敵人,位居第二位的是敘利亞政權,“伊斯蘭國”只是第三個敵人。 土耳其政府“隔岸觀火”甚至不讓美國幫助庫爾德人擺脫危機的做法,引起土境內庫爾德人的不滿。連日來,土境內35個省的庫爾德人和親庫爾德政黨組織示威游行。在押的庫爾德工人黨武裝領導人厄賈蘭明確表示,如果科巴尼的庫爾德人遭屠殺,庫爾德工人黨與土耳其政府的停火協議將徹底破裂。土耳其《每日新聞》網專欄作家穆斯塔法·阿克尤認為,土耳其庫爾德領導人必須認識到,通過暴力抗議和損壞公共設施的手段無法讓土耳其政府立刻采取行動,反而會招致打壓。庫爾德人的抗議已引起土耳其國內的關注。土耳其《今日時代》報網站評論說,部分曾對庫爾德人和親庫爾德政黨持懷疑態度的政客態度在轉變,很多土耳其民眾也開始對庫爾德人的命運產生同情。據報道,土耳其外長20日態度發生轉彎,宣布要幫助庫爾德人打擊“伊斯蘭國”。 庫爾德人有部命運多舛的“簡史” 庫爾德人是中東地區的第四大民族。在中東國家中,庫爾德人最多的是土耳其,有1800多萬,約占人口總數的15%,分布在土耳其的東部和東南部靠近伊拉克和敘利亞邊境的狹長地帶。2013年伊拉克人口普查為3300萬人,庫爾德人口為835萬。這個數字據當地人講不太準確,因為庫爾德人為分得更多的石油利益會多報人數。庫爾德人目前在伊拉克重建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伊拉克國家憲法規定國家總統必須由庫爾德人擔任。伊拉克現政府中有1/5的部長由庫爾德人擔任。敘利亞的庫爾德人約有200萬,占人口總數的10%到15%,是該國最大的少數民族。二戰后,敘利亞曾由庫爾德人胡斯尼·扎伊姆擔任領導人。歷史上,敘政府曾竭盡所能壓制庫爾德民族特性,如在庫爾德人居住區實行阿拉伯化措施,以及禁止使用庫爾德語,用阿拉伯語地名取代原有的庫爾德語地名。眼下國際輿論的焦點“科巴尼”就是庫爾德語地名,而很多阿拉伯媒體在報道時用的都是它的阿拉伯語名稱“阿拉伯之眼”。目前敘政府對庫爾德人的政策相對緩和,包括允許在學校等公共場所使用庫爾德語等。 英國《金融時報》17日刊文專門講述“庫爾德人簡史”,文章稱:“‘伊斯蘭國’作亂使庫爾德人被置于聚光燈下,但他們到底是誰?又將在難尋穩定的中東如何沉浮?沒有國家的庫爾德人一直掙扎于中東的權力架構變動中。上世紀20年代,奧斯曼帝國解體后,承諾庫爾德人建國《色佛爾條約》遭到土耳其領導人凱末爾的拒絕,此后幾十年內土耳其屢次鎮壓庫爾德人起義。在伊朗、伊拉克,庫爾德人都遭受過鎮壓。此外,庫爾德人有時相互沖突。1994年至1997年伊拉克境內的庫爾德民主黨和庫爾德愛國聯盟之間爆發的庫爾德人內戰,表明庫爾德人立國存在風險。” 聚光燈也把生活在歐美的庫爾德人推向前臺。近年來,庫爾德人的數量和影響力在歐洲有所增加。德籍庫爾德人導演阿爾斯蘭曾在2005年導演過一部名為《流亡兄弟》的電影,講述土耳其庫爾德人在歐洲流亡、創業的故事。庫爾德人在德國辦的《庫爾德報道》雜志已有1700多期,許多德語庫爾德網站也積極為自己的民族宣傳。德國目前生活著50萬至80萬庫爾德人,形成歐洲最大的庫爾德人群體。漢堡國際政治學者佩納·哈拉爾德告訴《環球時報》記者,二戰后,德國曾引入大量土耳其人,其中1/3為庫爾德人。在德國薩克森州策勒市、奧爾登堡市都有庫爾德人聚居社區,人數約有5000。在策勒市公共機構工作的克勞迪婭告訴記者,庫爾德人幾乎不與當地人交流,他們有自己的圈子和文化。但“伊斯蘭國”對本族人的傷害讓他們不再沉默。正如北威州內政部長耶格爾表示,“伊斯蘭國”恐怖分子在伊拉克和敘利亞的瘋狂屠殺,令生活在德國的庫爾德人情緒激昂。以杜塞爾多夫為例,10月中旬有兩萬多庫爾德人游行示威,要求德國政府施加影響力,在土耳其邊境地區建立運輸救援物資和輸送武器的安全走廊。有的還呼吁釋放在土耳其被關押多年的庫爾德工人黨領袖厄賈蘭。35歲的易卜拉欣是生活在柏林的庫爾德人,在酒吧當歌手。他告訴《環球時報》記者,自“伊斯蘭國”入侵科巴尼后,他已無心唱歌,每天都會與生活在那里的親人聯系幾次。他認為,庫爾德人最大的敵人不僅是“伊斯蘭國”,還有埃爾多安。 美國田納西州首府納什維爾被稱為“音樂之城”,近年來那里形成了一個人口上萬的庫爾德人移民社區。據一份名為《庫爾德先驅報》英文報紙描述,自上世紀70年代以來,美國共出現過4次庫爾德難民潮或移民潮,原因分別是:1976年,伊拉克庫爾德人革命失敗;1979年,反對伊朗伊斯蘭革命;1991年至1992年,躲避薩達姆執政時期的種族滅絕行動(伊拉克曾有4000多庫爾德人村莊被毀,約18.2萬庫爾德人被殺);1996年至1997年,躲避伊拉克庫爾德人兩大政黨的內戰。從移民美國的四批庫爾德人來看,他們在社會背景、部落關系、宗教信仰和觀念等方面呈現出多樣性。即便庫爾德人大多為遜尼派穆斯林,但也有人是什葉派、猶太教徒、基督教徒、阿拉維教徒或雅茲迪教派。與其他移民不同,很少有庫爾德人純粹為擺脫貧困和追求“美國夢”前往美國,而是為了絕處逢生。 庫爾德人內部多恩怨和分歧 美國《赫芬頓郵報》近日刊文說,在上世紀90年代初,以美國為首的國家設立的“禁飛區”保護下,伊拉克庫爾德人開始要自治權,在經過愚蠢的內戰后,他們又重新團結在一起,想重建民主、親美的“庫爾德斯坦”。如今,當地有令人稱奇的嶄新醫院、學校、餐館、五星級酒店、公園和機場。 “世界可能出現庫爾德斯坦國?”“我們是否真的希望誕生獨立的庫爾德斯坦?”“庫爾德人建國適逢其時?”最近,美俄加等多國媒體都做了這樣的分析性報道,但觀點基本都是“庫爾德人建國的風險巨大”。曾任聯合國阿富汗事務副代表、出任過庫爾德地區政府顧問的美國外交官加爾布雷思近日表示,土耳其的庫爾德工人黨和伊拉克的庫爾德地區政府一直相互為敵,兩者之間并無好感。在他看來,活躍在幾個國家的庫爾德政黨沒有相同的目標。土耳其庫爾德人希望完全成為該國的平等公民。伊拉克庫爾德人早已自治,現在希望在法理上獨立。他認為,伊拉克的庫爾德斯坦有可能獨立,土耳其的庫爾德人不可能獨立,敘利亞的庫爾德人則很難說,對全球3000多萬庫爾德人來說,沒有人能猜中他們的未來命運。 |
相關閱讀:
- [ 10-20]土耳其將允許伊拉克庫爾德人越境對抗極端組織
- [ 10-20]美軍向敘庫爾德人空投物資 外媒憂此舉激怒土耳其
- [ 10-13]庫爾德人要求土耳其加強抵抗IS 否則將再掀叛亂
- [ 10-12]“伊斯蘭國”攻占庫爾德人指揮部
- [ 10-11]聯合國特使呼吁土耳其向被困庫爾德人提供援助
- [ 09-30]伊拉克庫爾德人部隊兵分三路進攻“圣戰”分子
- [ 09-22]聯合國:10萬敘利亞庫爾德人因戰火逃往土耳其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