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訪團記者在白銀公司長通電磁線車間實地察看。(記者董文龍攝) 采訪團在蘭州金川科技園高純度金屬生產線參觀。(記者董文龍攝) 每日甘肅網訊(記者 董文龍)10月20日,由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組織的“從企業看信心”經濟形勢主題采訪活動來到甘肅,人民日報、新華社、中央電視臺、新京報等12家媒體法人微博記者組成的采訪團,在白銀公司和金川科技園就國企轉型跨越和甘肅循環經濟發展等相關細節進行了深入了解。 在白銀公司,采訪團一行深入電解車間、選礦公司銅冶煉渣資源綜合利用項目緩冷現場、長通電磁線車間實地察看,并通過采訪公司領導及優秀員工代表,了解企業發展情況。在蘭州金川科技園,采訪團參觀了理化檢測室、高純度金屬生產線等,并采訪了園區領軍人物。 采訪團記者一邊采訪,一邊通過媒體大“V”微博即時發布。或從宏觀方面闡述企業成就,或站在大眾角度剖析高難度專業問題,或引入趣味話題與網友互動。 @人民網:【共和國有色工業長子知多少】①甘肅白銀公司是新中國成立后第一個有色金屬基地;②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白銀煉銅法”;③從開采到提煉,一個流程至少要一個月;④1000公斤礦石可提煉5公斤銅;⑤回收利用廢渣率高,每年可回收2.2萬噸金屬銅,棄渣經無害化可用于建筑行業。 @央視新聞:【循環經濟之“礦山再造”】記者今天上午從白銀有色集團獲悉,該集團的銅冶煉渣資源回收技術,每年可回收2萬噸金屬銅,相當于一座銅礦山。原本廢棄的煉渣從2012年開始重復利用,可減少二氧化硫排放270噸。另外,冶煉的渣尾還可輸送給水泥廠,作為添加料循環利用。 @新華社中國網事:【神馬?手機電池里藏“紙條”?】在蘭州金川科技園,手機鋰電池是“醬紫煉成的”,看似紙條的是極片,一張正極一張負極一張隔膜,正極是鋁箔負極是銅箔,分涂鋰合金和石墨,卷起來做成各樣電池。好電池要求金屬材料高純度,金川最拿手!實驗室測評呢!附一張“黑手圖”你猜是干啥的? @經濟日報:【你不知道我啥樣,但你一定“見”過我】小到硬幣,大到飛機,處處都有鎳的身影。在甘肅金川科技園,技術人員介紹,鋰電池由鎳鈷錳酸鋰、石墨等材料構成,前期制作工藝有30多個步驟。提醒:生活中用的鋰電池不再有記憶效應,可隨用隨充,但靠近熱源等,會使電池壽命減少。 @中國青年報:【考眼力!看得見我嗎?】比頭發絲還細的電磁線,你見過嗎?白銀集團長通公司產的微拉電磁線,直徑只有0.03毫米,相當于頭發的三分之一,上面還裹有七道絕緣漆哦~絲雖小,用處大,小到手機、MP3,大到汽車、電機、變壓器,通通離不開它??靵碚艺?,圖1的頭發旁,電磁線藏在哪? 采訪團記者得知甘肅白銀是一個因企而建的城市,先有了白銀公司后有白銀市。當年全國各地的支援者來到這,如今工齡超過20年的員工占了三分之一,甚至有的子孫三代都在這里工作。@經濟日報發出感慨:向支援大西北的冶煉工人致敬! 采訪團大多數記者均是第一次來到甘肅,“原以為甘肅就是干旱、沙塵、灰蒙蒙的,沒曾想這里是藍天白云,空氣清新,很爽快!”,采訪團成員韓元俊如是說。 從資不抵債到國內一流 “共和國有色工業長子”涅槃重生 白銀有色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是國家“一五”時期156個重點建設項目之一,曾被譽為共和國有色工業的長子。進入90年代,由于已探明的資源枯竭、設備嚴重老化、污染加劇,虧損逐年遞增,路越走越窄。2000年開始,現金流斷裂、資不抵債,處于生死存亡邊緣的白銀公司實施了債轉股和長達8年的政策性關閉破產。2008年11月,成功與中國中信集團戰略合作,實施股份制改造;2012年6月,完成混合所有制改造。 白銀有色集團公司黨委副書記李忠科介紹,股份制改造以來,淘汰落后產能15萬噸,并增加新產品和高附加值產品26種。總硫利用率從60%提高到98%以上,年減排二氧化硫6.4萬噸,尾氣排放全部達到國家環保要求;廢水循環利用率由75%提升到99%以上,年循環利用廢水636.7萬噸,工業廢水實現“零排放”,使得白銀市環境空氣質量明顯改善,黃河白銀段水質也從三類提高到二類標準。 截至2013年底公司已形成采選410萬噸,銅鉛鋅產品產能翻番升級達到50萬噸,黃金13噸、白銀200噸的生產能力,是國內唯一、世界少有的集采礦、選礦、冶煉、加工、化工和科貿一體化的大型有色金屬集團企業。 從“貧鎳國”到鎳產量全球第4 金川成為中國的驕傲 1958年,甘肅省地質局祁連山地質隊在永昌白家嘴發現的一塊孔雀石,點燃了中國鎳工業的希望。1959年,金川公司成立。1964年,生產出第一批電解鎳。金川鎳礦發現之前,中國一直被視為“貧鎳國”。曾經,我國要拿出73噸小麥和15噸對蝦才能換到1噸進口鎳。如今的金川集團是采、選、冶、化、深加工聯合配套的跨國集團,是中國最大的鎳、鈷、鉑族金屬生產企業和第三大銅生產企業。鎳產量全球第4,鈷產量全球第2,銅產量中國第3,鉑族金屬產量中國第1。 蘭州金川科技園是金川集團公司的全資子公司。園區建立于2004年,位于蘭州市和平經濟開發區,占地2000畝;現有員工1218人,其中科研人員172人,博士7人,碩士57人。蘭州金川科技園主要致力于二次電池及電池材料、超高純金屬、貴金屬深加工、銀材料等領域的科技創新及產業化。 |
相關閱讀:
- [ 10-21]甘肅日報評論員:打好從嚴治黨的持久戰
- [ 10-21]廈門站甘肅探訪團深入會寧縣村莊實地探訪當地用水狀況
- [ 10-17]甘肅酒泉中院副院長殷奮啟上班期間打麻將被免
- [ 10-13]香港客人甘肅貧困山區捐建愛心飲水工程
- [ 10-12]甘肅境內高速公路一輛救護車側翻5人遇難(圖)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