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中建交之父”逝世享年98歲 系澳首位訪華總理
2014-10-22 08:05:19? ?來源:京華時報 責任編輯:林晨 李艷 |
分享到:
|
系史上首位被總督撤職總理 盡管建樹頗多,惠特拉姆在國內經濟方面的改革險些翻船。1975年,因通貨膨脹和失業率上升,惠特拉姆政府的一些部長卷入了冒險從海外借款的風波。 1975年11月,因財政預算案無法通過,惠特拉姆與在議會上院中占多數的反對黨陷入政治僵局。時任澳大利亞總督約翰·克爾未遵循以往國會有重大爭端時征詢總理意見的慣例,而是直接撤銷了惠特拉姆的總理職務。這一事件被后世稱為“澳大利亞憲政危機”,惠特拉姆也成為澳大利亞有史以來第一位被總督撤職的總理。 雖然被撤職,惠特拉姆仍擔任工黨領袖。但是,工黨在1977年大選中失利,惠特拉姆辭去黨領袖一職,隨后逐漸淡出政壇。不過,他一直是工黨的關鍵人物,并在國內政壇以及國際事務中發揮著重要的角色。 多次訪華見過中國三代領導人 在惠特拉姆的眾多政治遺產中,與中國建交無疑影響最為持久深遠。早在1971年7月,惠特拉姆便率領工黨代表團來到北京,并與當時的國務院總理周恩來舉行會談。當時惠特拉姆激動地向周恩來表示:如果他領導的澳工黨在明年大選中獲勝,他將立即決定同中國建交,并將盡早以澳大利亞總理的身份正式訪問中國。 1972年底,在當選總理數周后,惠特拉姆便宣布正式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與中國正式建立了外交關系。 1973年,惠特拉姆宣布重新開放澳駐北京使館。同年10月,惠特拉姆對中國進行正式訪問,成為首位訪問中國的澳大利亞總理,毛澤東、周恩來、鄧小平分別會見了他。 澳大利亞與新中國建立外交關系后,惠特拉姆曾11次訪華。他自豪地說:“我是唯一見過中國三代領導人的澳大利亞領導人。”由于他開啟了澳中建交的大門,澳各界尊他為“澳中建交之父”。 本版據新華社中國日報網京華時報記者程磊 |
相關閱讀:
- [ 08-27]澳中年輕人交流頻繁 兩國青年領袖研討會本月召開
- [ 08-21]澳企業屆憂為帕爾默辱華言論買單 稱其傷害中國
- [ 08-20]澳總理批議員辱華言論“太出格” 稱不代表澳洲
- [ 07-12]安倍訪澳簽防衛協議“得意忘形” 抬腳秀皮靴
- [ 05-06]澳外長晤中國副外長謝杭生 共同確保搜尋繼續進行
- [ 04-10]李克強同澳大利亞總理阿博特舉行中澳總理年度定期會晤
- [ 04-02]李克強同澳總理通電 雙方均表示要加大馬航失聯客機搜尋強度
- [ 02-17]澳大使:澳中“特殊關系”想法很荒唐是幻想
- [ 02-13]澳媒:澳戰略政策報告認為中國是澳最大威脅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更多>>視頻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