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抗擊埃博拉慈善機構動作遲緩 籌款速度慢
2014-10-22 10:10:01??來源:中國新聞網 責任編輯:林晨 李艷 |
分享到:
|
自從恐怖分子2001年撞擊世貿中心以來,每當有地震、洪水、龍卷風、泥石流等災害發生,美國人就會慷慨解囊,支持采取應對行動的組織。使用互聯網和手機,捐款變得非常輕松,只需要點擊一個按鈕。有了這樣的方便條件,美國人為2004年摧毀印度洋周邊地區的海嘯,2011年日本發生的海嘯和核災,2010年海地發生的地震,以及其他災難,捐贈了數以十億計的美元。 但這次埃博拉危機的捐贈情況不一樣,慈善官員和專家說,盡管很難準確說出為什么會出現這種不同,也許它沒有自然災害那種視覺沖擊力。或者是因為,人們比較難理解自己的錢可以派上什么用場,因為這種疾病的死亡率非常高,而且沒有確切的治療方法。人們甚至不是很清楚,提供食物、住房和防護裝備有沒有作用——以及這些東西怎樣抵達最需要它們的地方。 “為這件事籌錢,反正就是更加困難一些,”健康伙伴(Partners in Health)組織的首席開發官大衛·惠倫(David Whalen)說。該組織由醫師保羅·法默(Paul Farmer)創建,宗旨是幫助提高貧困地區的醫療水平。 此外,慈善機構最初在受災地區開展的行動規模很小,或根本就沒有進入那些地區,而且當時人們感覺埃博拉疫情的爆發有望得到遏制。現在,資金就是為這些地區籌集的。 國際醫療組織無國界醫生(Doctors Without Borders),即Médecins Sans Frontières,當時在受災地區抗擊這種疾病。但直到7月下旬,該組織獲得的捐款才多了起來,美國分會的發展主任托馬斯·庫曼(Thomas Kurmann)說。 “真正的激增出現在9月,”庫曼說,當時該組織的代表在聯合國發表了演講。“有很多媒體報道,因此吸引了更多捐款。” 無國界醫生組織呼吁,捐助者不要把自己的捐贈設定為特定緊急情況的專項捐贈,以便該組織能把錢用在最需要的地方。不過,它也并不排斥專項捐贈。到目前為止,該組織已收到約3150萬美元指定用于埃博拉危機的私人捐款,其中大約 730萬美元是美國人捐贈的,庫曼說。 在利比里亞蒙羅維亞約120英里外的邦縣,有一個70張床位的埃博拉治療中心,國際醫療隊(International Medical Corps)已經有大約200名醫護人員在那里工作。該組織正在在塞拉利昂施工,準備開設一個50張床位的治療中心。 7月下旬,國際醫療隊開始默默籌款——在其主頁上,沒有和埃博拉有關的活動的任何照片。“一開始比較慢,”該組織的首席籌款人麗貝卡·米爾納(Rebecca Milner)說。“我覺得,拐點出現在那些傳教士被帶回美國的時候,之后,越來越多的捐助者對此表示了興趣和關注。” |
相關閱讀:
- [ 10-22]臺疾管單位因應埃博拉疫情要求部分入境旅客申報
- [ 10-22]美埃博拉疫情控制現轉機 達拉斯60人解除監控
- [ 10-22]美感染埃博拉記者被證實痊愈 未檢出致命病毒
- [ 10-22]美國首例埃博拉感染者親屬:擔心步入社會受歧視
- [ 10-22]印媒:埃博拉危機掩蓋中美非洲影響力之爭
- [ 10-22]美埃博拉疫情控制現轉機 達拉斯60人解除監控
- [ 10-22]埃博拉病毒防疫 馬英九吁臺灣民眾勿恐慌
- [ 10-22]應對埃博拉,下好先手棋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