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網編者按:10月21日,國家統計局發布第三季度經濟數據運行情況。前三季度我國GDP增長為7.4%,其中三季度GDP增長7.3%。總的來看,中國前三季度經濟運行仍處在合理區間,并出現了一些積極、深刻的趨勢性變化。中國經濟網獨家專訪國家統計局信息景氣中心副主任潘建成、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部研究員張立群和國家發改委宏觀經濟研究所副所長宋立,詳解中國經濟新常態下,7.3%所折射的經濟趨勢。 中國經濟網:統計局數據顯示,第三季度我國GDP增長7.3%,這是不是年內最低點?可不可以說中國經濟已經筑底回升? 張立群:我認為是年內的最低點,不會再下降了。全年完成7.5%左右的增長目標還是有把握的。第四季度的整個經濟情況至少是走穩的,因為導致第三季度經濟回落的一些主要原因在第四季度都會有所改善。首先,基礎設施投資會由落轉穩,現在作用于房地產上的一些政策措施四季度會見到效果。其次,消費增長總體平穩;第三,出口的增長在上半年得到了恢復,因此從三駕馬車來看,四季度答題呈現由落轉穩的態勢。 潘建成:第一,過去看經濟的模式是關注它增長的最低點,我們期待像2008年、2009年時的金融危機后的反彈。現在需要換一種模式,什么模式呢?就是習總書記說的新常態。接下來幾年受到三期疊加的影響,經濟將會逐步放緩,7.3%是不是最低點不重要。第二我想說,7.3%仍然是一個比較正常的數,從目前來看,新增就業人數已經完成全年目標,城鄉居民收入增長也快于經濟增長,而這些才是我們經濟發展的最重要目標。而且全年完成7.5%左右的經濟增長目標是沒有問題的。 宋立:7.3%肯定是到了最低點,但是不是筑底回升不好說,還有可能在一段時期內維持低位運行。但是全年完成7.5%左右的增長目標沒有問題。7.5%左右是一個區間,有可能7.4%、也有可能是7.5%。 中國經濟網:國房景氣指數已經連續8個月行進在下行通道中,9月份更是回落到94.72,被指拖累三季度中國經濟增長,有人說這是房地產的拐點,甚至有人說會發生崩盤,我們應該如何看待當前房地產市場的表現? 張立群:我認為房地產市場不會崩盤。目前中國房地產市場主要受到兩個方面的影響。第一,三四線城市缺少人氣、缺少買房需求,樓盤銷售就有困難。但是在前幾年開發商已經被重新擠回了一線城市以及比較發達的二線城市,從2013年開始,房地產發展主要集中在大城市。第二,大城市的人口數量還在繼續增加中,買房需求量還是非常大,如果房價沒有明顯下降,就會鼓勵需求越來越多的釋放出來。同時在建構政策方面,包括房貸的調整都會對需求的釋放形成有力支持。我認為房地產市場將會呈現一個逐步回暖的態勢。在這樣的背景下,房企銷售困難會有明顯改善。 潘建成:我們應該這樣想,首先,房地產市場目前的回落表現是多年調控的一個目標,對不對?現在房價終于要開始回歸到合理水平了,這是一個好事。第二,當前房地產市場的回歸也是房地產市場供求發生重大變化的一個結果。房地產市場出現拐點,這個結論我認為是成立的。從過去房價不斷上漲到合理回歸,這個本質的變化是健康的,是我們期待的一個結果,也是擠去房地產泡沫的一個過程。第三,當前房地產市場的變化其實是溫和的,幅度是溫和的,因為老百姓對于房價的預期比較穩定,沒有過多的人認為房價會大幅度下跌,這為房價穩定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中國經濟網:今年工業形勢還沒有達到預期水平,目前低迷的情況還會持續多久? 宋立:工業形勢不太好受到兩個方面的影響,一是國內市場形勢不好,尤其是房地產市場。房地產市場的相關產業鏈條比較長,投資品的生產也肯定會受到影響。另一方面,出口對于工業形勢也有一定的影響。從八九月份開始,生產出口訂單已經接近尾聲。同時,我們勞動密集型行業成本上升,競爭力下降,給中國經濟的拉動作用就不夠明顯了。所以工業形勢走低的趨勢還會持續一段時間,但是我認為不會太長,世界經濟復蘇之后,這一狀況會有所改善。 潘建成:我們現在處于“三期疊加”時期,而三期疊加對經濟最突出的影響就表現在工業上。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工業增長受到的壓力比較大,但我們也應該看到壓力的背后,結構是在優化。上游資源型產業,比如煤炭、鋼鐵、有色、化工的壓力很大,但是高端裝備制造業、IT產業的狀況還是不錯的,需求增長很快。中國經濟正在進行一個動力轉換,從過去的投資驅動向消費驅動轉換。對于工業增長回落的現象,我們要以平常心來對待,這是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的一個正常狀況。 中國經濟網:目前結構調整出現了很多積極的變化,未來這種動態的調整回持續多久? 張立群:這個調整我想是需要時間的。首先看企業,企業從過去低水平的數量擴張到注重質量效益的發展,轉到注重資源環境保護的發展,需要時間。另外統一、開放、有序的市場體系的建立,包括有效的市場監管能力的形成,都是需要時間的。所以說現在經濟的轉型升級,包括改革的全面深化,都在全力推進之中,但不能期望一蹴而就。中國現在這個發展方式的轉變正處在一個關鍵時期,我們要盡全力,堅持不懈把各方面工作做好。 宋立:經濟結構的調整是一個交互的過程,是一個持續的過程,從產業結構來說,三產畢竟是服務業,它是為二產服務的,受限于二產;從投資結構來說,投資慢了就顯得消費快了,當然消費也跟我們這些年人均收入提高有一定的關系。因此,如果經濟下行的話,這種調整還會表現出階段性特征的。 潘建成:“三期疊加”對于經濟影響會形成一個長時間的調整過程。我們曾經做過一個調查,在二季度,多數經濟學家認為這種調整會持續三到四年以上,甚至更長。從另一個角度來講,我們通過改革和結構調整來促進整個經濟轉型,這個過程會更長。全面深化改革有一個2020年的目標,也就是說未來20年、30年都要圍繞這個改革進行。 中國經濟網:現在是“三期疊加”階段,就目前來看,經濟保持平穩健康發展,需要特別關注哪些風險? 潘建成:我認為最大的風險就是改革不堅決。因為過度擔心經濟增長的下滑,導致有些結構調整不敢做到位,遺誤了改革的良機。我擔心的是過去粗放模式的重新回歸,因為擔心增長下滑,又開始找很多投資項目,這種低效率的重復建設的投資。 同時也要警惕目前的房地產。我們要密切關注房地產市場的變化,防止它出現大的波動。現在很多城市放松限購政策,使它回歸市場,在一定程度上激發了市場的活力,維護了房地產市場的平穩運行。 另外,還要在房地產市場下滑后,密切地去關注一些地方政府的債務風險。不少地方政府一定程度上依賴土地財政,在房地產市場出現回落背景下,如何為地方政府提供新的財政來源,使我們要密切關注的內容。 張立群:第一,經濟增長的上升壓力如何通過宏觀調控穩定住;第二就是注意風險的的發展。我們從貨幣政策要保持力度,不能搞大水漫灌。另外從各個金融企業來看呢,也應該提高對貸款對象的甄別能力。真正把這個錢放進那些有發展前景,有創新力,和整個轉型升級方向相一致的企業和單位。第三,我想在必要的核銷、過產這些方面,也要賣出步伐。加快完善相應的這個制度和規則。第四,在政府職能轉變,包括政府公共服務能力的增強,規劃和基礎設施建設水平的提高,包括市場監管水平的提高,都要通過堅持不懈的努力工作,取得實質性的進展。 宋立:應該講有這么幾種風險。一是地方債務,尤其是地方債務的風險。二是金融風險;三是我們經濟轉型能不能成功的風險還有國際環境的一些風險。當然也包括了房地產的風險。不是這些風險也是辯證的,舉個例子,比如說金融風險,因為風險大,你擔心會不能擴張。但是如果收的太緊的話,可能更容易爆發,經濟的風險是和一定的經濟增長速度聯系在一起的,過高了有風險,過低了也有風險。過高了就會把泡沫吹大,過低了泡沫就會容易缺點斷鏈,增加新的風險。所以這個也是一個平衡的問題,要全面的來看這個問題。(中國經濟網記者 王敬文) |
相關閱讀:
- [ 10-22]“銀十”榕樓市迎來開盤潮 市場主流仍是剛需
- [ 10-22]58800 北二環某豪宅引發樓市股市之爭
- [ 10-22]政策效應漸顯現 一二線城市樓市成交明顯回暖
- [ 10-22]僅限購松綁還不夠 業內稱樓市回暖需更多政策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