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盛世強國的保障
2014-10-23 13:06:56? ?來源:子曰師說 責任編輯:陳瑋 李艷 |
分享到:
|
(一)“法治”與“法制” 當我們談起“法治”的時候,常常會將它與“法制”混淆。法制,是一種法律化的制度,而法治,是一種依法治國的觀念;法制,是社會秩序的管控法則,而法治,是全體公民的內心準則; 法制,是靠法令的硬性規定來實行他律,而法治,是靠民眾的思想意識來實現自律;法制,通過制度規范行為,強制遵守法規,是治國的手段,而法治,實現全民意識統一,自覺依法行事,是治國的目標。 “法制”社會的他律方法,是確保人依法行事的必要手段,而“法治”觀念和自律精神的真正建立,才使人從受制度支配走向了自覺依照觀念行事,才使人從必然王國走向了自由王國,這才是一個社會經由“法制”的治理方式走向了“法治”的理想狀態。 所以,我們的社會,既需要制度的強大保障,更期待觀念的深入人心。當“法治”成為舉國上下高度統一的行為認同,人們便可以自覺遵循內心準則的感召、接受自我的約束,而不是尋求外部規則的漏洞、挑戰法規的底線。 中國很早就有了“法”的意識,認識到依法治國的必要性?!豆茏印氛f:“法者,天下之程式也,萬事之儀表也。”法,是所有社會行為的準則規范。而《韓非子》說:“家有常業,雖饑不餓;國有常法,雖危不亂?!币粋€家庭若有恒常的產業,即使遭遇饑荒也不會挨餓,一個國家若有恒定的法律,即使遇到危難也不致混亂。法,是規范社會的法尺、是穩固事態的準繩,這就是古人對法治的重要認識。 但是,并非認識就能落實成行為,并非規則就能維護住秩序。比如《史記》中記載有周幽王“烽火戲諸侯”的故事,古時烽火的點燃,是涉及到軍事戰爭和國家安全的重大事項,具有嚴格的制度規范。在周代,鎬京附近修有二十多座烽火臺,每當京城告急、天子有難,烽火便一座接一座地點燃,四周諸侯看到這狼煙四起,便知軍事緊急、家國垂危,紛紛帶兵前來、勤王靖難。但周天子與諸侯王之間這嚴肅的契約,卻被周幽王當做博美人一笑的游戲。他為了引逗艷若桃李卻一向冷若冰霜的妃子褒姒展顏一笑,便上烽火臺燃起烽火,招各路諸侯前來一會。當各地兵馬火速奔來準備與設想中的侵略者誓死一戰的時候,卻見他們效忠的對象正與美人在城上開懷大笑,認為這樣兵馬齊聚的戲劇化場景非常有趣。而由于褒姒難得地笑了,大喜之下的周幽王頒給獻出這個“烽火戲諸侯”計策的佞臣以千金作賞,這便是“千金一笑”詞語的由來。 可是,周幽王只看到美人的笑顏,卻沒看到將士的怒火,他戲耍了法則的嚴肅性,法則便要戲耍他的號召力。周幽王以為找到了觀賞喜劇的最佳節目,真實而刺激,便頻頻以烽火之號戲弄諸侯。于是,當國內的反抗者與邊疆的侵略者聯合前來進犯鎬京時,他縱使命人將烽火一燃晝夜,也不再有救兵前來。走投無路的周幽王,死于敵軍之手,西周也就此滅亡。 烽火報警的制度,本是古時邊防的有效傳遞法則,但周幽王的思維中卻絲毫不存法之意識,他個人的治國荒唐凌駕于法規嚴整之上,使“法制”規則名存實亡,使一代天子國破家亡,他是從思想意識之初,就始終欠缺對“法治”觀念的理解和尊重。 這便是一種“法制”手段與“法治”思維的斷裂,雖然設定了嚴格的法規制度,卻沒能依照法治的思維行事,“法制”的手段被缺乏“法治”意識的頭腦所拋棄。因此,既要用“法制”的準則,來維護“法治”的理念,更要靠“法治”的思維,來指揮“法制”的執行。 這就如清末法學家沈家本所說:“國不可無法,有法而不善與無法等。”設立了法制卻不善加執行,等同于無法的社會。而紀律嚴明的兵家卻深諳此道,《史記》中還記載了孫武訓兵的一個故事。春秋時期,吳王要考察孫武的本事,命他以練兵之法來訓練宮女與后妃。這些后宮女子,對于模擬軍訓之事倍感新奇,不肯聽從孫武的指揮,總是嬉戲笑鬧。孫武將她們分成兩隊,在交待清楚綱紀口令之后,看女眷們依然無事紀律、一味嬉笑,于是下令將兩隊的隊長、也就是吳王的兩位愛妃依照軍法處死,連吳王為之求情也置之不理——孫武認為,軍法當前,令出必行。如此一來,宮女們再不敢無視法令,全隊肅然齊整。 孫武起初規定的“法制”命令,宮女們不以為然,并沒有接受為“法治”層面上的理解。理解得不到位,執行就沒力度。孫武其后通過以儆效尤,讓“法治”的觀念深入到宮女們思維中,“法治”才真正上升為自覺指導行為舉止的思想意識。而這種思想意識推廣成全民意識,治兵之道推廣為社會治理,便是法治社會的形態。 《韓非子》中說“故治民無常,唯法為治”,而法的用途不僅在于古人理解中的治理人民,更在于今天社會中的維護人民,當今的法治社會,是要依從法治,為民服務。 這便涉及到“法治”與“法制”的根本不同:法治,是以教化來實現思維方式上的依法觀念,法治意識的培養,是期待著“防于未然之前”;而法制,是用禁令來規范道德底線上的守法行為,法制規則的設定,是執行著“懲于已然之后”。 法治的教化,是在培育人心中善的種子,使人性之善發揚光大;法制的嚴令,是在懲罰人心中惡的因子,令人性之惡交付代價。 |
相關閱讀:
- [ 10-19]國平:“占中”撕下“非暴力”偽裝
- [ 10-19]國平:今日香港豈容外人指手畫腳?
- [ 10-19]香港特區政府計劃下周二與學聯對話 國平 解讀
- [ 10-19]國平:今日香港豈容外人指手畫腳?
- [ 10-17]國平:為香港警方加油喝彩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