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西昌10月23日電 (張素 蔡金曼)中國探月工程三期計劃在24日至26日擇機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射飛行試驗器,這是中國首次實施從月球軌道返回地球的返回飛行試驗。此間專家以數字解析本次試驗。 8天——中國探月工程副總指揮劉繼忠介紹,本次再入返回飛行試驗約為8天,包括六大關鍵點,即火箭起飛入軌、地月轉移軌道、月球的近月轉向、月地轉移軌道、再入階段、著陸和回收階段。 11.2公里/秒——再入返回飛行試驗器將以接近第二宇宙速度進入大氣層,經跳躍式彈起后再次進入大氣層,在內蒙古中部地區著陸。“這是中國航天器首次以接近第二宇宙速度返回地球。”劉繼忠說。 一方面,大氣層中的高速飛行試驗難以在地面模擬,所以本次任務相當于把試驗場“搬”到天上。另一方面,為應對速度的挑戰,專家改進了產品防熱設計,還設計出“半彈道跳躍式”再入返回,這種類似于“打水漂”的軌道將減緩試驗器速度。 1/8——再入返回飛行試驗器由服務艙和返回器組成。飛行試驗器系統副總設計師張伍介紹,試驗核心的返回器其外形與神舟飛船返回艙類似,但“僅有后者的八分之一大小”。 由于本次試驗是為嫦娥五號任務打基礎,“綜合集成和輕小型化是一大難點”。張伍說,大部分設備減重了20%,由于返回艙構型很小,僅能容許一名操作者進到艙內裝配。 60次——這將是長征三號甲系列火箭的第60次發射,也將是長征系列運載火箭自1970年以來的第196次發射。 作為中國單一構型發射次數最多的火箭,長征三號甲系列火箭的發射成功率達到98.3%,有“金牌火箭”之稱。長征三號甲系列火箭副總指揮金志強說,本次使用的長征三號丙改II型改進型火箭的運載能力從3.8噸提升至3.9噸。 3年——作為“繞、落、回”三步走發展規劃的最后一步“回”,探月工程三期已立項3年。中國國防科技工業局最新消息稱,計劃于2017年前后執行嫦娥五號任務,實現無人自動采樣返回,距今也約為3年。 “中國還從未從任何地外天體自己拿回土壤或石頭,所以‘三期’的意義不言而喻。”中國探月工程三期副總設計師郝希凡說,通過此次試驗驗證地面人員的工作進展,向月球邁出步伐。(完) |
相關閱讀:
- [ 10-23]探月工程將首次實施再入返回飛行試驗
- [ 10-22]中國探月工程計劃將首次實施再入返回飛行試驗
- [ 10-22]我國探月工程24至26日首試繞月后返回實驗
- [ 10-22]中國探月工程將首次實施再入返回飛行試驗
- [ 09-28]六十五載奮進路 砥礪前行譜華章
- [ 09-09]“玉兔”中秋前夕再次喚醒 已經超期服役7個月
- [ 08-26]“九天攬月”中國探月工程展參觀人次達15萬
- [ 08-13]探月工程三期飛行試驗器從北京運抵西昌 將擇機發射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