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稽王陵、大禹陵、小黃山墓群…… 紹興100多處古墓接連被盜 當地出動800警力追捕,被抓盜墓賊大多是紹興本地人 目前已追回文物1335件,包括春秋的陶瓷、魏晉的銅鏡 本報通訊員 呂鐘煒 本報記者 史春波 苗麗娜 在紹興古玩行內,張明(化名)的眼光是出了名的毒。是不是老物件?是祖傳的還是出土的?他看上一眼,就能說出個八九不離十。 不過,這個夏天,他被警察帶走了。一起被帶走的,還有另一家古玩店的老板。在一向紅火的紹興古玩界,這件事引起了轟動。 昨天,紹興警方發布了一起盜墓案的偵破細節。在這起被稱為“紹興史上最大盜墓、倒賣文物案”中,共有124人被抓捕,破獲大大小小盜墓案144起,扣押文物1335件。 在這些文物中,國家三級文物有99件,二級文物有9件,甚至有些還有可能是國家一級文物。 警方稱,本案中的盜墓賊,大多是紹興本地人,他們使用洛陽鏟,盜墓技術高明,屬于盜墓派系中的“南派”。在小說中,這些人被稱為“摸金校尉”。紹興有數千年歷史,古遺址眾多,盜墓賊正是將手伸向了這些地方,危害頗大。 荒山上的小小盜洞 引出驚天盜墓大案 今年4月的一天,家住紹興平水鎮一偏僻山村的王奶奶上山挖筍,“噗通”一聲,栽進了一個很隱蔽的土洞,半天不能動彈。摔斷了腿的王奶奶越想越疑惑,這山上少說也走了幾十年,前幾天路過這里,也沒見過有洞啊?于是報了警。 警察一來,勘察現場后確認,這是一個盜洞啊! 紹興是歷史文化名城,境內古墓一直都是盜墓賊眼里的“黃金窩”。為了這個小小盜洞,紹興警方請來文物保護方面的專家,經過仔細勘查,不僅確認這是一個盜洞,而且作案者還非常專業。 在不斷走訪中,警方發現越來越多“盜洞”,僅嵊州警方就梳理出100多處被盜古墓。 越城、柯橋、上虞……接連發生盜墓案,這個案子不簡單。紹興警方成立專案組,經過3個月的摸排,發現有5個涉案團伙,上百名犯罪嫌疑人。這些團伙盤踞在紹興城區及周邊市區一代,組織嚴密、盜銷結合,專門盜掘古墓、倒賣文物。 7月22日,紹興公安組織800余名民警對該案進行集中收網,當日共抓獲盜掘古墓葬、倒賣文物犯罪嫌疑人106名,繳獲文物400余件。此后,陸續還有人落網。 警方介紹,此次行動是紹興公安歷史上對盜掘古墓葬、倒賣文物犯罪規模最大的一次集中打擊行動。 起獲的1000多件文物 不乏價值連城的寶物 在此案中,警方共起獲文物1335件。其中,三級文物99件,二級文物9件,其中不乏歷史久遠、價值連城的寶物。 比如越城公安分局收繳的“人物畫像鏡”,將“吳越爭霸”歷史刻于鏡上,勾踐、夫差、范蠡、伍子胥等歷史人物形象生動、栩栩如生,經文保專家鑒定后,被鑒定為“具有博物館級別”。 嵊州警方繳獲的一枚銅鏡,經鑒定年代為魏晉南北朝,距今已有1800年歷史,具有極高的考古與史學研究價值。 柯橋公安收繳的精美瓷器,多達20多件,從春秋到三國時期均有,做工十分考究。 “在這些文物中,有幾件可能還是國家一級文物,現還在鑒定中。”辦案人員說。 |
相關閱讀:
- [ 10-19]浙江紹興市區梅龍湖藍藻大面積爆發
- [ 10-03]“小傳都”母親或為紹興10年前走失女人 閩浙警方正聯合調查確認
- [ 08-28]浙江紹興市職工之家工程正式動工開建
- [ 07-11]浙江紹興公交車添爆破“神器” 一按鈕玻璃自動碎
- [ 07-08]浙江紹興現“陰陽河” 一墻之隔水質大不同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