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各國代表經歷尖銳質詢 歐委會新班底緊張出爐
2014-10-24 07:57:31? ?來源:環球時報 責任編輯:王瓊 陳瑜輝 |
分享到:
|
【環球時報綜合報道】斯特拉斯堡當地時間22日,歐洲議會全體會議表決通過歐盟委員會新委員名單,新班底將于11月1日上任。 自9月29日,歐洲議會議員開始對新一屆歐委會提名委員的聽證質詢。28名提名委員中,除了外交事務與安全政策高級代表莫蓋里尼已由歐盟峰會確定,其余27名提名者都需通過歐洲議會“馬拉松”式的聽證質詢,回答各種尖銳問題,捍衛自己的提名。在漫長的聽證過程中,各位提名委員時而皺眉擦汗,時而緊張辯駁,各種尷尬的表情充斥在歐盟主要媒體的版面上。更有甚者,如斯洛文尼亞提名的前總理阿倫卡·布拉圖舍克因為沒能通過歐洲議會的聽證,于10月初放棄出任歐委會副主席的職務,造成歐委會人選緊急調整,一度傳言本屆歐委會無法如期就職。 根據歐盟2009年通過的《里斯本條約》,歐洲議會的權力越來越大,歐委會所有提名人選必須得到歐洲議會全體會議批準后方可上任。因此,新一屆歐委會委員名單是歐盟歷史上第一次由歐洲議會投票通過產生的——22日當天,議會全體會議以423票贊成、209票反對、67票棄權的絕對多數通過名單。 新一屆歐委會的28名委員分別來自28個成員國,可以說28人各管一攤。歐委會主席由盧森堡前首相克洛德·容克擔任,他是首位由歐洲議會選出的歐委會主席。容克在競選主席時曾表達自己“妥協的決心”。他以自信心十足著稱,同樣出名的還有他酗酒的惡習。因為這一不良嗜好,英國首相卡梅倫曾強烈抗議他的出任,稱如果容克當選,“英國會退出歐盟”。荷蘭外長蒂默曼斯將出任歐委會第一副主席,這一職位被外界形容為容克的左膀右臂,其任務是在各成員國國家政權不能發揮作用的情況下,領導歐盟扮演重要角色。政治新秀、意大利外長莫蓋里尼確定任職“歐盟外長”曾引發國際輿論高度關注,她上任后首先要面臨的考驗就是俄烏沖突和中東危機。英國上議院前領袖希爾被指定為負責金融穩定和資本市場的委員,他的任命受卡梅倫的推薦。批評者指出,希爾同倫敦金融街關系太深,不適合管理歐盟的金融事務,但希爾堅信自己必將出色地替英國伸張國家利益,這也被輿論認為是容克向卡梅倫拋出的“橄欖枝”。法國前財長莫斯科維奇得到經濟和金融事務委員的要職,他將在未來五年內竭盡全力創造就業,重拾外界對歐盟的信心。不過,他的出任讓德國感到震驚——正是在他擔任法國財長期間,對歐盟財政赤字上限的規定充耳不聞。來自德國的厄廷格此次由能源專員轉任數字化委員,以推動歐盟數字化發展,對此德國輿論感慨德國在歐盟的權勢有所喪失,但厄廷格表示,數字化進程比造橋修路重要。 歐委會新成員名單通過意味著老委員該退場了。21日,擔任歐委會主席10年之久的巴羅佐在歐洲議會全體大會上發表自己在議會的最后一篇演說。在他任期內,歐盟經濟跌入低谷,他未能幫助歐盟恢復元氣,但他表示,在他任期內,歐盟獲得了諾貝爾和平獎是他最“激動”的時刻。 德國黑瑟新聞網23日報道稱,新的委員會面臨眾多問題,特別是歐盟對俄羅斯的政策及能源供應糾紛、與美國的自由貿易協定、醫療衛生政策、緊縮政策等。德國《斯圖加特日報》表示,目前歐洲處于比以往任何時候更艱難的時刻。歐委會沒有時間慶祝,必須快速開始工作,解決問題。 【環球時報駐比利時、德國特派特約記者 張杰 青木 候濤】 |
相關閱讀:
- [ 10-10]歐委會候任副主席遭否決 容克團隊臨陣換將
- [ 09-11]新一屆歐委會呼之欲出 主席容克公布組成名單
- [ 06-28]容克被提名為歐委會主席 或將英國推向脫歐邊緣
- [ 06-25]歐委會及俄烏三方結盟協定磋商將于7月11日舉行
- [ 06-13]英國首相卡梅倫德媒撰文反對容克任歐委會主席
- [ 06-05]歐委會建議給予阿爾巴尼亞歐盟候選國地位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