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于該海水稻耐鹽堿、耐淹能力強,專家組一致認為是一種特異的水稻種質資源,具有很高的科學研究和利用價值,建議國家加強對海水稻資源的全面保護,并大力支持開展系統研究。”日前,在廣東省湛江市舉行的農業部海水稻專家現場考察會上,海水稻考察專家組組長、福建省農科院原院長、中國科學院院士謝華安手捧稻穗激動地說。 28年前,湛江人陳日勝在羅文烈教授的帶領下,普查全市紅樹林資源時,在遂溪縣城月鎮燕巢村虎頭坡的海灘邊發現一株比人還高、看似蘆葦但結著穗的野生水稻,當即收下522粒種子進行繁育,持續至今。今年4月,在農業推廣研究員段洪波的支持下,兩人終以“海稻86”共同向農業部申請品種權。9月1日,農業部正式批準該品種在“農業植物新品種保護公報”上公布。與此同時,對海水稻耐鹽堿、耐淹之基因標識的研究也開始抓緊進行。“我國大陸海岸線1.8萬公里,水稻若能靠海水灌溉成長,將是一項具有世界意義的成果!”農業部種子管理局副局長、研究員廖西元表示。 (記者 羅艾樺) |
相關閱讀:
- [ 10-20]北大前校長談轉基因爭議:已阻礙相關產品造福于民
- [ 10-19]農業部:自愿標識是轉基因食品標識管理趨勢
- [ 10-18]原北大校長:爭議阻礙了轉基因產品造福于人民
- [ 10-18]農業部官員:轉基因作物不存在“濫種”問題
- [ 10-16]國家糧食局等四部門發出“節約一粒糧”倡議
- [ 10-10]袁隆平:“禾下乘涼夢”會由年輕人繼續
- [ 10-10]中國超級稻畝產突破1000公斤 袁隆平爭取啟動新攻關
- [ 10-10]農業部回應轉基因證書過期:正在評審兩份續申請
- [ 10-10]央視:水稻花生等廣告禁止使用非轉基因廣告詞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相關評論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