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中全會與世界有多近?
2014-10-25 07:43:43? ?來源:人民日報 責任編輯:林晨 陳瑜輝 |
分享到:
|
巴基斯坦——對中國的新印象:“法治” 本報駐巴基斯坦記者 楊迅 四中全會在巴基斯坦絕不是個陌生話題。在記者站附近的中餐館,墻上的大彩電里不停播放著四中全會的新聞。走進餐館,幾個前來就餐的當地人,正目不轉睛地盯著電視。他們見到中國面孔,簡直是眉飛色舞,拉住我詳細詢問四中全會的背景及內容。邊看邊聊,飯菜都涼了。 “四中全會離巴基斯坦遠嗎,不遠??!會議的重頭戲是依法治國,很多國家都需要。設想一下,一個巴基斯坦人如果去中國旅游,首先會和海關等機構打交道,那里的工作人員都是執(zhí)法者。你看,生活中想繞過全會的精神,都很難呢。” 我去拜訪哈立德·拉赫曼先生,他談起四中全會竟然如數家珍。拉赫曼是中國問題專家,伊斯蘭堡政策研究所的所長,也是我的老朋友?!吧蟼€月,我在中國參加研討會時,就聽到了四中全會的消息。隨著中國的發(fā)展,對于法治的需求也在增加。這樣的會議與每個人的生活都有緊密的關聯。” 拉赫曼先生的話勾起了我的思緒,提到中國,巴基斯坦人的第一印象是啥?這幾天,當地朋友給出了答案:“好朋友”“發(fā)展快”“富裕”。他們對四中全會很有興趣。通過這幾天的熱議,很多人對中國的印象新增一條,那就是“法治”。 拉赫曼介紹說,去過中國的巴基斯坦人都會感到,中國的法治狀況好于許多國家。中國有較為健全的法律架構,中國共產黨越來越注重基層民眾的需求。不過,拉赫曼也表示,中國法治當前并非沒有問題。一是在執(zhí)法時,需要避免粗魯和傲慢;二是腐敗、不平等、濫用職權的情況時有發(fā)生。 很多巴基斯坦人把“改變世界”的重任寄望于中國:“當今世界的目光都聚焦在中國身上,中國的一言一行也有示范作用?!?/p> 拉赫曼還鄭重地向我推銷他的獨特理論:快樂的人不易犯罪,因此國家需要提升民眾的快樂指數。“四中全會倡導的依法治國聽上去有些學術,但這一概念的重要性不光體現在學理層面,也表現在實施層面。在法律體系下,如果立法、執(zhí)法、司法機構通力協作,人們生活質量就會更有保障?!崩章戳丝绰牭萌肷竦奈遥α耍骸澳敲船F在,你還會覺得四中全會離我們的生活很遠嗎?” |
相關閱讀:
- [ 10-24]圖解:一分鐘看懂四中全會公報
- [ 10-24]外媒析四中全會:用法律制約公權力 打造良政善治
- [ 10-24]解讀四中全會干貨:指導思想由“三”變“四”
- [ 10-24]四中全會今閉幕 依法治國升級版方案將面世
- [ 10-24]干部群眾熱議四中全會 為建設法治中國而奮斗
- [ 10-24]外媒熱議四中全會公報 展示依法治國決心
- [ 10-24]"法治"出現50余次透露了哪些信號?--四中全會公報解讀
- [ 10-24]發(fā)改委黨組傳達學習貫徹十八屆四中全會精神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fā)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