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先生這例子估計很多飄在北京的小夫妻都很有共鳴。據不完全統計一張計生證明要涉及到8個部門、蓋13個章、經16道手續、至少19個工作日。 不光是生娃,買房你也得辦證啊,網上有一則廣為流傳的帖子,說的一位在青島工作的年輕人要買房,需要證明她讀研期間的集體戶口所在地(上海市閔行區東川路500號)是華東師范大學所在地。為此,替她辦事的朋友,先后跑了學校派出所戶籍處、所在院系、校辦、國資辦,最后的結論是要華師大的房產證才行。這位朋友無奈的感慨,如何才能證明華東師范大學是華東師范大學啊?挺簡單的一個事實,就這么魔幻現實主義的升華成了一個哲學問題。 去年廣州市政協委員曹志偉做了一個長卷,列舉出了中國人一生可能要辦的103個常用證件,它們分屬18個部委局,39個處室中心管理。為了辦證,我們不得不忙于證明許多顯而易見得事實,比如我是我,我父母是我爹媽,我公司是我單位。在英國留學的曲小姐就經歷過這么一段啼笑皆非的辦證歷程: 曲小姐:探親簽證,就需要出具一個母女證明,因為我的戶口已經遷走了,不在我們家里,只能拿我當時戶口本遷走那一頁到我們家所在的派出所。然后這個派出所,說什么就是不給辦,拿我們沒轍,我們已經取消了辦理親屬關系證明。他要是不給開的話,根本就沒有其他地方可以證明,只有我這個戶口遷出頁能證明我們是母女,后來實在是沒有辦法只能托人找到了當地派出所的所長,和下面的民警開了一個證明說,從這遷出去之前,我是我母親的女兒,就好像是說我之后就不是她女兒似的,我覺得這事兒特別可笑。 證明一下這是我媽,然后我媽得證明一下這是我兒子。這個事情也得開個證才能證明,否則人家不認。今天,我們剛才也是說了關于辦證的種種囧事,比如說有生孩的,有換工作的,有買房的,有出國,聽起來好像一個個都是荒誕劇,都是喜劇。但是哪天弄不好,我們自己也得當一把群眾演員。我們可能也是這個劇中的人。這就是大家面對的現實,真是應了那句歌詞,"我要從南走到北,我還要從白走到黑,所有人都看到我,但是不知道我是誰? |
相關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