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技術帶來商業化曙光 頁巖氣的商業化開發,關鍵在于技術上的突破。一直以來也因為技術的障礙,高成本的壓力,使得國內頁巖氣革命備受質疑和爭議。如今這一局面正在改變。 前不久舉行的2014ECF亞洲頁巖氣峰會(上海)論壇傳出好消息:中國頁巖氣開采已進入自主技術階段,初步形成了長水平井優快鉆井技術、壓裂試氣工程技術、廢液與油基鉆屑處理技術以及橋塞技術等一系列自主技術和規范。業內人士評價,這為頁巖氣的商用開采拉開了廣闊藍圖,意味著中國將成為繼美國和加拿大后,第三個能夠使用自主技術裝備進行頁巖氣商用開采的國家。 自主技術的采用,能使頁巖氣勘探和開發成本大幅降低。不僅是節約了巨額引進技術成本,在應用上,自主技術也必然更適合我國的實際情況。中石化石油工程技術服務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以橋塞技術來舉例,橋塞是用于地下水平井進行分段的分割器,自主技術的橋塞價格僅為國外引進橋塞的1/3,僅此一項技術的國產化就能節約不少成本。 正是由于技術難關的不斷攻克,中石油和中石化兩大巨頭也都加足馬力,布局商業化。中石油方面傳來消息,其在四川盆地的計劃產量將從今年的2億立方米升至明年的20億立方米,大增10倍。再加上云南昭通明年5億立方米的目標,以及國際合作產氣量,中石油頁巖氣產量明年將有望達到26億立方米。根據規劃,到2017年,中石油西南油氣田公司頁巖氣產量將達到50億立方米,2020年達到120億立方米。中石化在重慶涪陵的頁巖氣區塊開采,是我國首次商業化開發頁巖氣。根據規劃,2015年這一地區要形成年產50億立方米的頁巖氣生產基地。 頁巖氣開發進入自主技術階段,也僅僅是為商業化開發帶來了曙光,“豪賭式”開發并不可取。在薛承瑾看來,要實現頁巖氣大規模工業化開采,技術領域還需攻關。由于地質條件的復雜,一個區域適用的技術,到另一個區域卻要繼續優化。正如中石化第二個50億方巖氣儲層埋藏更深,目前工藝技術仍無法滿足深層頁巖氣的開發,還需要繼續改進技術。 國家能源局局長吳新雄在此前召開的“十三五”能源規劃工作會議上透露:到2020年,頁巖氣和煤層氣產量均達到300億立方米。而2012年能源局制定頁巖氣發展規劃時展望:到2020年,頁巖氣實現年產量600-1000億立方米。頁巖氣產量目標竟然是向下調整了。但調減產量預期,或許是為了促進頁巖氣更理性地開發,只有這樣,才能真正開啟一場頁巖氣革命。 |
相關閱讀:
- [ 06-17]重慶兩江新區4個頁巖氣項目總投資達40億元
- [ 03-18]重磅會議本月密集召開 頁巖氣神話有望再現
- [ 02-25]外國專家稱中國開發頁巖氣尚需過三關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