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博拉疫情失控世衛被批反應慢 藥劑公司遭抨擊
2014-10-27 09:33:52??來源:中國新聞網 責任編輯:林晨 李艷 |
分享到:
|
? 中新網10月24日電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27日報道,西非埃博拉疫情遲遲未受控制,令民眾對醫療機構的信心大減。當中聲譽受到最嚴重影響的是聯合國旗下世界衛生組織(WHO),分析員認為它反應遲緩和誤判才導致局面失控。其他如大規模藥劑公司、西方在非洲的援助政策,以及富裕國家資金充足的醫療體系,都在這波疫情中受到抨擊。 據悉,《柳葉刀》雜志在近期發表的一篇評論文章中說:“領導無方導致一種可預防疾病失控,同時重創社會秩序和人類尊嚴。如果埃博拉疫情沒能推動大規模改革,就會影響世衛組織和聯合國的信譽,未來再度爆發危機的條件也將一直存在。” 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的醫藥歷史學家齊爾貝爾芒說,世衛組織對前線醫療機構如無國界醫生的警告太遲做出反應。“大家都認為反應太慢了,這是造成疫情達到現今規模的部分原因。” 世衛組織是在8月8日才拉起全球衛生警報,宣布西非埃博拉疫情已經成為“國際公共衛生緊急關切”問題,那距離第一起疑似病例的出現已有20個星期,齊爾貝爾芒說:“這是嚴重的延誤。” 世衛組織也一直落在疫情的發展之后。今年4月,該組織估計應付埃博拉疫情須480萬美元經費。到了7月,該數額提高到7100萬美元。8月飆升至4.9億美元。幾個星期后,聯合國尋求9.88億美元資助。 齊爾貝爾芒也指出,世衛組織傳染病部門的職員人數從95人減至30人,部分原因是決策人員把資源轉移到非傳染性疾病如癌癥上面。其營運預算只是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的三分之一,占世衛組織控制經費的三成。 2011年,其預算被削減了近6億美元,這導致世衛組織緊急反應單位減少,許多疫情控制專家離職。 世衛組織已經承諾在疫情受到控制后,對其應付危機能力展開全面檢討。 藥物研究領域也遭詬病 另一為人詬病的是藥物研究領域。大規模藥劑公司投入數十億計經費為肥胖、糖尿病、心臟疾病、膽固醇、失智癥、陽痿,甚至是禿頭尋找治療方法。但除了軍方資助項目之外,大家對研發埃博拉藥物毫無興趣。 該疾病鮮少出現,所奪人命不多,而且全是在貧窮的非洲國家。走嘲諷路線的美國新聞網站《洋蔥報》7月30日的標題是“埃博拉疫苗還差至少50個白人”。 現在,疫苗的研發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展開,并將在確定安全、有效之后投入使用。但如果出了問題,醫療機構將面對另一場惡夢。 公共衛生專家還認為,埃博拉肆虐的部分原因是援助不足或投錯地方。利比里亞、塞拉利昂和幾內亞連最基本的罩袍、口罩和手套都缺乏,因此輕易成為傳播病毒的溫床,再加上邊界管制不嚴和航空交通發達,很快成為全球惡夢。 |
相關閱讀:
- [ 10-27]關于埃博拉,你要知道的6件事
- [ 10-27]埃博拉病例人數破萬 “走出西非”不可避免
- [ 10-27]美多地提高警惕防埃博拉 伊利諾伊州宣布隔離措施
- [ 10-26]護士批美埃博拉隔離新規:回國醫療人員需受尊重
- [ 10-26]美國紐約遭遇埃博拉病毒:恐慌過后生活如常
- [ 10-26]埃博拉病毒襲紐約引發恐慌 網民繪制危險路線圖
- [ 10-26]專家:埃博拉進入亞洲只是時間問題 無需過度恐慌
- [ 10-26]全球埃博拉病毒感染者逾萬 4922人死亡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