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全面推進依法治國也需要深化改革
2014-10-27 21:44:13??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林錦 |
分享到:
|
習近平指出,總體上看,現在一些地方和部門,科技資源配置分散、封閉、重復建設問題比較突出,不少科研設施和儀器重復建設和購置,閑置浪費比較嚴重,專業化服務能力不高。要從健全國家創新體系、提高全社會創新能力的高度,通過深化改革和制度創新,把公共財政投資形成的國家重大科研基礎設施和大型科研儀器向社會開放,讓它們更好為科技創新服務、為社會服務。推進這項改革要細化公開有關實施操作辦法,加強統籌協調,一些探索性較強的問題可先試點。 習近平強調,智力資源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最寶貴的資源。我們進行治國理政,必須善于集中各方面智慧、凝聚最廣泛力量。改革發展任務越是艱巨繁重,越需要強大的智力支持。近些年來,我國智庫發展很快,在出思想、出成果、出人才方面取得了很大成績,為推動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作出了重要貢獻。同時,隨著形勢發展,智庫建設跟不上、不適應的問題也越來越突出,尤其是缺乏具有較大影響力和國際知名度的高質量智庫。要從推動科學決策、民主決策,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增強國家軟實力的戰略高度,把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作為一項重大而緊迫的任務切實抓好。要堅持黨的領導,把握正確導向,充分體現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堅持科學精神,鼓勵大膽探索;堅持圍繞大局,服務中心工作;堅持改革創新,規范發展。要統籌推進黨政部門、社科院、黨校行政學院、高校、軍隊、科技和企業、社會智庫協調發展,形成定位明晰、特色鮮明、規模適度、布局合理的中國特色新型智庫體系,重點建設一批具有較大影響和國際影響力的高端智庫,重視專業化智庫建設。 習近平指出,科學立法是處理改革和法治關系的重要環節。要實現立法和改革決策相銜接,做到重大改革于法有據、立法主動適應改革發展需要。在研究改革方案和改革措施時,要同步考慮改革涉及的立法問題,及時提出立法需求和立法建議。實踐證明行之有效的,要及時上升為法律。實踐條件還不成熟、需要先行先試的,要按照法定程序作出授權。對不適應改革要求的法律法規,要及時修改和廢止。要加強法律解釋工作,及時明確法律規定含義和適用法律依據。要把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提出的180多項對依法治國具有重要意義的改革舉措,納入改革任務總臺賬,一體部署、一體落實、一體督辦。 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成員出席,中央和國家有關部門負責同志列席會議。 |
相關閱讀:
- [ 10-27]習近平會見蒙古國家大呼拉爾主席
- [ 10-27]習近平的一天如何度過?
- [ 10-25]習近平八論“規矩”
- [ 10-24]習近平同坦桑尼亞總統基奎特舉行會談
- [ 10-24]中共中央召開黨外人士座談會 習近平主持并發表重要講話
- [ 10-24]習近平主持黨外人士座談會 發表重要講話
- [ 10-24]習近平會見出席籌建亞投行備忘錄簽署儀式各國代表
- [ 10-24]何靜彥:發揮媒體作用 打響閩都文化品牌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