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10月27日電(記者陳菲、徐硙)最高檢近日印發了新修訂的《人民檢察院舉報工作規定》。這一舉報新規不僅詳細列舉了舉報的方式,還對舉報人的各項權利、獎勵措施予以了明確。 ——哪些事情可到檢察院舉報? 新規說,“檢察院依法受理涉嫌貪污賄賂犯罪,國家工作人員的瀆職犯罪,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利用職權實施的非法拘禁、刑訊逼供、報復陷害、非法搜查的侵犯公民人身權利的犯罪以及侵犯公民民主權利的犯罪的舉報。” 舉報貪官的時候,要“按級別”舉報。新規說,“舉報線索一般由被舉報人工作單位所在地檢察院管轄。縣處級干部的要案線索一律報省級檢察院舉報中心備案,其中涉嫌犯罪數額特別巨大或者犯罪后果特別嚴重的,層報最高檢舉報中心備案;廳局級以上干部的要案線索一律報最高檢舉報中心備案。” ——可以通過什么方式舉報? 舉報可以采用信函、走訪、傳真等方式進行,也可以通過檢察機關統一的12309職務犯罪舉報電話,或者12309舉報網站、人民檢察院門戶網站進行舉報。 檢察院很鼓勵選擇12309舉報網站舉報。因為可以降低舉報的成本、加強保密并及時辦理。現在新華網等各大中央重點新聞網站都有網絡舉報監督專區,已經鏈接最高檢12309舉報網站。 也可以“預約舉報”。檢察院會指派兩名以上工作人員在約定的時間到你認為合適的地方進行接談。 ——舉報要不要實名? 檢察院鼓勵群眾依法實名舉報。 對于實名舉報,檢察院強調會“優先辦理、件件答復”。新規說,“實名舉報應當逐件答復。除聯絡方式不詳無法聯絡的以外,應當將處理情況和辦理結果及時答復舉報人。” “采用走訪形式舉報的,應當當場答復是否受理;不能當場答復的,應當自接待舉報人之日起十五日以內答復。” 新規還規定了檢察院對舉報的保密措施。比如:通過密封機要袋向檢察長報送舉報線索;嚴禁泄露舉報內容以及舉報人個人信息;調查核實情況時嚴禁出示舉報線索原件或者復印件,除偵查工作需要外,嚴禁對匿名舉報線索材料進行筆跡鑒定等等。 ——舉報人有哪些權利? 申請回避。發現舉報中心的工作人員有法定回避情形的,有權申請其回避。 查詢結果。舉報后一定期限內沒有得到答復時,有權向受理舉報的檢察院詢問,要求給予答復。 申訴復議。檢察院對舉報不予立案的,有權向上一級檢察院申訴。如果是受害人,還可以申請復議。 請求保護。如果舉報人的人身、財產安全受到威脅,可以請求檢察院予以保護。 獲得獎勵。符合獎勵條件的,可以根據規定請求精神、物質獎勵。 ——獎勵金額提高。 新規提高了獎勵上限。 首先,將每案獎金數額由“一般不超過十萬元”提高為“一般不超過二十萬元”。 對于舉報人有重大貢獻的,經批準,由“可以在十萬元以上給予獎勵,數額不超過二十萬元”提高為“可以在二十萬元以上給予獎勵,最高金額不超過五十萬元”。 對于有特別重大貢獻的,經最高檢批準,不受上述數額的限制。 舉報人死亡、被宣告死亡或者喪失行為能力的,舉報獎勵可以由依法確定的繼承人或者監護人取得。 ——舉報失實檢察院要澄清。 如果經查證舉報失實,造成較大社會影響,或者因舉報失實影響被舉報人正常工作、生產、生活的,同時,被舉報人提出澄清要求,或者被舉報人雖未提出澄清要求,但檢察院認為有必要予以澄清,并征得被舉報人同意的,在這樣的情況下,檢察院要澄清。 新規對澄清的期限、地點都進行了規定。比如,可在被舉報人單位、居住地所在社區或者其他地點。可以向被舉報人所在單位、上級主管部門通報,在一定范圍內召開澄清通報會,或者被舉報人接受的其他澄清方式。 |
相關閱讀:
- [10-25] 最高檢:推進以審判為中心的訴訟制度改革
- [10-27] 最高檢印發新修訂舉報工作規定
- [10-13] 男子蒙冤16年被無罪釋放 最高檢督辦7年終結案
- [10-27] 最高檢新規首次明確舉報人具體權利
- [10-28] 最高檢明確舉報人具體權利 可派法警保護舉報人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