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黨揮金40億“血拼”中選 美民眾失望懷疑中漠視
2014-10-29 08:09:35? ?來源:中國新聞網 責任編輯:林晨 陳瑜輝 |
分享到:
|
中新社華盛頓10月28日電 題:兩黨揮金40億“血拼”中選 美民眾失望、懷疑中漠視 中新社記者 刁海洋 隨著2014年美國中期選舉的日益臨近,民主、共和兩黨候選人的“血拼”也進入白熱化階段。激動人心的改革口號、精心設計的電視廣告以及輪番登場的政治大腕讓這場選戰熱鬧非凡。與此同時,高額的選舉開銷也催生出美國史上最昂貴的一場中選金錢戰。 據獨立觀察機構“政治響應中心”測算,兩黨今年在中期選舉上的花費將接近40億美元,這一數字幾乎相當于非洲國家多哥2013年全年的GDP。值得注意的是,有著“搖錢樹”之稱的外圍團體在助選中的作用不容小覷,稱得上是名副其實的選戰推手。 所謂“外圍團體”,是指區別于兩黨的民間籌款組織,多以政治行動委員會的面目示人。2010年,美國最高法院裁定,個人與企業可對政治行動委員會進行無上限捐款,并允許其間接參與助選。這一裁決被看作是美國為“錢主政治”打開方便之門,使得資本與權力之間的代言和交換有了“合法性”。 來自獨立觀察機構“陽光基金會”的統計顯示,截至10月26日,美國公民個人在本次中選中向政治行動委員會的捐款已高達3.9億美元。其中,單筆最高捐款數額達到790萬美元。與之形成對比的是,美國法律規定美國公民每人每年向某一候選人的捐款上限僅為2500美元。 難怪《野獸日報》在報道中直接寫道,“你真的以為候選人才是這場選戰的決定性因素?不,今年不是,大把燒錢的政治行動委員會才是!” 此間分析人士認為,巨額政治獻金的涌入與當前民主、共和兩黨的膠著選情有直接關系。民調顯示,共和黨繼續保持眾議院多數黨的地位幾乎板上釘釘,而兩黨在參議院的支持率則不相上下。因此,兩黨都希望靠大肆揮金“砸”出一個于己有利的立法機構。 兩黨候選人在倒計時階段火力全開,在宣傳自己的同時不忘加大力度貶損對手。處于攻勢的共和黨人將矛頭直指奧巴馬,試圖將其糟糕政績等同于整個民主黨的無能;處于守勢的民主黨人則把當前的政治僵局歸結于對手故意拆臺。 據專業機構估計,在最后兩周,兩黨每天花掉的競選資金將達到驚人的1900萬美元。 不過,與兩黨的揮金如土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美國民眾對于此次選舉的冷眼旁觀。皮尤中心的民調顯示,只有15%的美國民眾正在密切關注相關新聞,而18到29歲年輕人密切關注中選的比例僅為5%。 綜合多家專業機構和媒體的民調數據,可大致總結出美國民眾對于當前政治的基本態度:對黨派爭斗感到失望、厭煩,對美國政治、甚至國家前途產生懷疑。 正如《華盛頓郵報》記者克里斯·切利扎在報道中所寫,“雖然中選日益臨近,媒體報道開始增多,關注度似乎有所提升。但說到底,這場選舉對于大多數美國人來說根本‘不是個事兒’,人們并不關注?!?/p> 蓋洛普中心的調查顯示,美國民眾對于當前兩黨分庭抗禮的國會已經失望透頂,滿意度僅為16%,創下該組織自1974年進行該項調查的最低點。另一項調查顯示,三分之二的美國人認為,國家已經“失去了控制”,難以應對經濟以及國土安全等方面的挑戰。 普林斯頓大學教授朱利安·杰里哲指出,目前這種局面是兩黨共同造成的,美國民眾對民主、共和兩黨的態度只有“不滿”和“更加不滿”之分。他說,“時至今日,民眾對華盛頓的政客普遍感到失望,以致于他們對中期選舉提不起興致?!?/p> 有分析認為,面對當前的“跛腳鴨”政府,美國民眾已經意識到,無論選誰進國會,都無法改變行政、立法互相掣肘的局面,真正的改變恐怕只能等到2016年總統大選。 《今日美國》則直言不諱地指出,“不要期待中期選舉能給美國帶來什么改變”。因此,民眾的漠視,也不能說沒有一點理由。(完) |
相關閱讀:
- [ 10-22]奧巴馬視察民主黨中選工作 打包點心犒勞員工
- [ 08-27]臺灣地區領導人、“立委”是否并選 臺當局未決定
- [ 12-26]“立委”賄選案親民黨連帶遭罰 劉文雄:逼殺親民黨
- [ 12-26]提議人數過門檻 吳育升罷免案闖過第一關
- [ 12-11]臺選舉可造勢罷免卻不得宣傳 “中選會”將研議修正
- [ 12-02]臺“立法院”明日處理“中選會”人事案 預料可過關
- [ 11-26]“中選會”人事案初審通過 預定下月初表決
- [ 11-25]“立委”:選政選務應合一 確?!爸羞x會”獨立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