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重慶10月29日電(劉寒雪瀟)默默從2歲開始,晚上就越來越不愛睡覺,最開始是躺在床上玩玩具、讓父母給她講故事,后來干脆連床都不愿上,三更半夜了還興奮地在客廳跑來跑去,到12點都不睡覺,非要家長陪著玩,第二天父母還要早起上班,搞得全家人心力交瘁,什么辦法都試過了,都未見效。 29日,默默被父母帶到重慶醫科大學附屬兒童醫院找醫生求助。記者走訪重慶醫科大學附屬兒童醫院時獲悉,類似的癥狀,該院每個醫生每周都能遇到3、4個。家長帶3歲以下的小兒來院做兒保時,幾乎都會問到睡眠問題。 據重慶醫科大學附屬兒童醫院兒保科醫生劉曉介紹,睡眠障礙即睡眠過程中出現各種異常的心理行為表現或病理生理情況。在兒科一般提到的兒童睡眠障礙多是短暫的、基于睡眠的行為障礙,主要屬于睡眠問題,還不是睡眠障礙。常見的孩子睡眠問題大致分為三種:3歲以下的孩子多為睡覺時翻來翻去、不安穩、夜間易醒、磨牙等;幼兒園期間的孩子最多的就是入睡困難、深夜不肯睡覺等;學齡期則出現起不了床、特別是青春期出現失眠的問題。 劉曉表示,良好的睡眠可促進大腦正常發育并得到充分休息,有利于恢復精神和體力,促進學習記憶,反之則會感覺疲倦、反應變慢、記憶變差。睡眠還有助于兒童生長發育,許多激素的分泌與睡眠有著密切關系。因此,保證兒童的正常睡眠非常重要。 采訪中,提到家長中比較流行的“寄生蟲感染”和“缺鈣”引發睡眠問題的說法,醫生指其存在誤區:睡眠具有年齡特征,兒童時期各階段的睡眠表現不同,稚齡兒童的明顯特征就是睡眠中“動作”比學齡兒童多,尤其是小嬰兒,表現為翻來翻去,讓家長誤以為“睡眠不好”。一般來說,環境因素如光線、噪聲和溫度顯著影響孩子睡眠,家長行為也是引起兒童睡眠行為問題的主要原因。 醫生解釋說,嬰幼兒的睡眠方式具有高度可塑性,大部分的孩子睡眠問題由一些不好的習慣而導致。2至3月齡是建立晝夜睡眠規律的關鍵年齡,孩子能很快學會無需外界幫助入睡,但也易養成不好的睡眠習慣,如哄、拍、抱、搖。白天作息不規律也是孩子夜晚出現睡眠問題的常見原因之一,應讓孩子有規律地玩耍、飲食及作息,不要讓孩子白天睡眠時間過長、睡前打鬧和游戲導致興奮等。 此外,在孩子患有疾病的情況下也能引起睡眠不安。父母在疾病過程中重新安排了孩子的睡眠,對他倍加呵護,使他漸漸習慣了這種新的睡眠方式,反成了不良睡眠習慣的誘因。因此,家長應在疾病恢復期注意預防。 |
相關閱讀:
- [ 10-17]莆田市區永樂路井蓋“咣啷”響 居民夜難眠
- [ 10-15]男子出差福州夜深難眠 網絡招嫖被騙八千元
- [ 09-29]新竹城隍廟攤商目擊情殺案 整夜驚恐難眠
- [ 09-11]莆田鯉魚山片區改造二期工地徹夜不停工 居民難眠
- [ 08-16]福州工業路一商場電子屏通宵閃亮 市民夜難眠
- [ 08-08]李亞鵬“結婚紀念日”徹夜難眠 王菲輕松逛街(圖)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