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10月31日電 題:美國退出QE倒逼中國危中尋機 中新社記者 石巖 就在國際社會為美國量化寬松政策何時推出爭論不休時,這只靴子卻在不經意間轟然落地。當地時間29日,美聯儲宣布結束第三輪定量寬松政策(QE3),這標志著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一次“印鈔”落下帷幕,其對中國經濟可能產生的影響,激起了更深層次的討論。 “美國退出QE之后,過去的量寬所產生的泡沫的財富就會消失掉了?!眹野l改委學術委員會秘書長張燕生警告,這一舉措或將導致中國房地產泡沫“一觸即發”。 針對美國退出QE之后可能觸發的熱錢流出,進而導致中國流動性壓力加劇的擔憂,代表了相當多中國學者的觀點。資金外流不僅將會造成人民幣貶值預期,而且不可避免地造成中國資產價格下滑等負面影響。 有鑒于此,盡管國際市場對美國退出QE反應相對平靜,但其對中國經濟中短期內可能帶來的沖擊不可不防。 面對美國貨幣政策的轉向,中國的當務之急,在于加強跨境資本流動性監管。盡管由于資本項目尚未完全開放,中國可能受到的沖擊相對有限,但對于監管部門而言,應加強監測國際短期資本流動的真實性以及熱錢的異動,進而形成完整的跨境資本流動監測體系,有效防范相關的金融風險。 需要指出的是,由于國際大宗商品價格與美元掛鉤,美元升值將使得大宗商品價格下降,這有利于推進中國進口。中國應借機加大對關鍵技術零部件等的進口,進一步優化外貿結構,加快內生性改革步伐,實現外貿的轉型升級。 面對流動性趨緊的前景,中國應在堅持穩健貨幣政策的前提下,對政策進行適時微調,以確保流動性穩定、充裕,保持國內經濟穩定增長,為經濟結構調整營造良好環境。 最后,對于美國退出QE帶來人民幣匯率貶值的預期,中國應予以充分利用,加快推進實現匯率市場化改革的目標,建立由市場供求決定的匯率形成機制,提高人民幣國際化水平。 相較于近期以來對于QE是否退出、何時退出的猜測為經濟帶來的不確定性,此次的靴子落地,對于中國有著更小的傷害。當前,中國更應加緊本已起步的各項改革與結構調整舉措,方能防患于未然,使傷害降至最低。(完) |
相關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