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大以來習近平國內考察"路線圖"已涵蓋16省區市
2014-11-03 12:33:59? ?來源:人民網-時政頻道 責任編輯:孫勁貞 孫勁貞 |
分享到:
|
編者按: “讓大家久等了!剛才,我們召開了中國共產黨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第一次全體會議,會議上選舉產生了新一屆中央領導機構。全會選舉產生了七位中央政治局常委,選舉我擔任中共中央總書記。……”2012年11月15日,新一屆中央政治局常委首次同中外記者見面時,習近平的這段親切的發言仍言猶在耳。 時光荏苒,轉眼即將迎來十八大兩周年,700多個日日夜夜,習近平總書記走過哪些地方、說過哪些話,他在思考什么,牽掛什么……人民網【學習有方】欄目特別推出習近平足跡“國內篇”、“海外篇”,以饗網友。 今天推出第一篇: 人民網記者據公開報道統計,自2012年11月15日就任中共中央總書記以來,習近平兩年間已在全國16個省區市、用近60天時間展開考察調研。 這些省區市有:北京、天津、河北、內蒙古、遼寧、上海、福建、山東、河南、湖南、湖北、廣東、海南、四川、甘肅和新疆。 調查研究是謀事之基、成事之道。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更沒有決策權。在這些地方,習近平既帶去中央的重大政策精神,也問計于民、傾聽民聲、體察民情,認真聽取地方實際工作中的難點,以促進中央政策更好落地。 ???關鍵詞一:改革 ?? 12月7日至11日,中共中央總書記、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廣東省考察工作。這是習近平在深圳蓮花山公園與當年參與特區建設的老同志交談。 新華社記者 蘭紅光 攝 2012年12月,剛剛履新中共中央總書記的習近平把廣東作為其離京調研的第一站。 廣東在全國改革發展大局中地位舉足輕重。1980年,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批準建立的4個經濟特區,有3個都在廣東。從此,廣東不僅拉開了自身改革開放的序幕,而且成為全國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 “30年過去了,廣東、深圳的實踐充分說明,鄧小平同志的決定是英明的、正確的。鄧小平同志不愧為中國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不愧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開創者。”在廣東,習近平幾度撫今追昔,緬懷中國改革開放總設計師的英明決策。 站在今天的歷史節點,身為中共新任最高領導者的習近平,對改革開放沒有停止新思考。在考察中,他強調,改革開放的決定是正確的,今后仍然要走這條正確的道路。這是富國之路、富民之路,要堅定不移地走下去,而且要有新開拓,要上新水平。 從廣東開始,改革探路步伐愈發有力。現在,天津有全國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濱海新區,上海也在2013年正式設立中國大陸境內第一個自由貿易區。兩年來,習近平先后赴津滬視察,著力強調解決體制機制弊端、實現制度創新對推進全面深化改革的意義。 在習近平看來,“先行先試”應形成一種可復制、可推廣的制度性成果。在天津,他要求利用濱海新區平臺為全國改革發展積累經驗。在考察上海自貿區時,他指出,要切實把制度創新作為核心任務,“播下良種,精心耕作,精心管護,期待有好收成”。在最近一次中央深改小組會議上,習近平還表示,上海自貿區的經驗“能在其他地區推廣的要盡快推廣”。 2013年11月,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了攸關當代中國改革方向的重大決定。60項任務涵蓋經濟、政治、社會改革的方方面面,如何在千頭萬緒中找到方法穩步推進至關重要。 “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重在結合實際,抓好中央重大改革措施的細化和落實。”三中全會閉幕后不久,習近平赴山東展開旨在推動落實全面深化改革的主題調研時指出,推進改革要正確、準確、有序、協調,要善于把維護中央大政方針的統一性嚴肅性和因地制宜、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結合起來,改革任務一經確定,就一步一個腳印、穩扎穩打向前走,積小勝為大勝,積跬步致千里。 改革不是紙上談兵,要靠智慧和實干步步推進。習近平在廣東重申鄧小平1992年視察南方途中提出的的口號“空談誤國,實干興邦”,也是在告誡改革政策的施行者們: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基本實現現代化以及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沒有實干就無法實現。 |
相關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