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中科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主任吳季介紹說,中俄空間科學合作由來已久,早在2001年,中俄雙方共同建立空間天氣聯合研究中心,協調和加強中國與俄羅斯研究人員在空間天氣研究和預報領域的合作研究。
子午工程科學運行中心?。ㄅ臄z 李晶晶) 據了解,子午工程是指沿東經120°,北起漠河,經北京、武漢,南至海南并延伸到南極中山站;沿北緯30°,東起上海,經武漢、成都,西至拉薩,15個監測臺站組成的一個以鏈為主、鏈網結合的地基空間環境監測網絡。國際空間天氣子午圈計劃是子午工程在世界范圍內的延伸,是一項重大的多邊國際科技合作計劃,通過對地球上空的空間環境的全球掃描,有助于進行空間災害性天氣的全球聯合預報。鑒于中俄在空間天氣聯合研究領域的精誠合作,曾任日地物理研究所所長、積極推動中俄空間科學合作的俄羅斯科學院院士日列布佐夫還曾被授予象征著中國國際合作最高獎的中國政府“友誼獎”。 除了空間天氣領域的合作之外,中科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主任吳季還指出,該中心與俄羅斯科學院在空間計劃、儀器研制等方面也一直保持著密切合作。此前,雙方曾共同推動中俄聯合的火星探測項目,可惜的是,由于俄探測器變軌失敗,該計劃未能實現。即便如此,中俄雙方合作依舊在繼續。最近,中俄達成協議,將在空間天文、空間物理等多個領域共同制定一批聯合研究計劃。 “最近,我們和俄羅斯科學院達成了一項協議,雙方共同提出一批聯合(合作)計劃。雙方為此各提了15個計劃。目前,這些計劃正在討論過程之中,接下來,如果有哪些計劃能夠入選,我們就會形成聯合的合作項目。我相信,與俄羅斯的合作還會繼續下去”。 |
更多>>相關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