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稱“伊斯蘭國”凸顯世界政治局部碎片化
2014-11-04 09:51:50??來源:北京青年報 責任編輯:林晨 陳瑜輝 |
分享到:
|
公開斬首、機槍掃射、活埋婦孺、釘死異教徒、洗劫后的城市“電線桿上掛滿人頭”……極端組織伊斯蘭國不斷以其暴行沖擊世人良知的底線。11月2日,該組織又在伊拉克西部安巴爾省殺死200多名當地居民,再度引起世界的震驚和憤慨。同日,加拿大軍方對伊斯蘭國武裝進行了首次空襲,成為繼美、法之后又一加入空中圍剿該組織的西方大國。 “邪惡能夠得逞的唯一條件,是善良的人們無所作為。”英國思想家埃德蒙·伯克的這句名言,用于當前伊拉克的混亂局勢再恰當不過。針對伊斯蘭國的反人類暴行,文明世界當然不能無所作為。不過,如果簡單地把伯克的名言作逆向推理,據此認為只要各國積極行動,局部地區的邪惡就能煙消云散、藥到病除,則大大低估了現實世界的復雜性。解決伊斯蘭國問題之難,既源于該組織自身的特性,更是因為它代表了一種極為復雜的世界性現象和趨勢,即世界政治在局部地區的碎片化問題正在惡性發展、愈演愈烈。 “伊斯蘭國”雖然以“國”自我標榜,但遠非一個有形的“強權”或傳統意義上的“國家機器”,而更多是一支靠意識形態或極端宗教思想集結起來的、極為分散的非傳統力量。中國人的智慧強調“攻心為上,攻城為下”,但用之于混亂中的伊拉克,肅清一種無形的思潮,則要遠比消滅一個有形的政權困難得多。 伊斯蘭國的興起源自于伊拉克內部伊斯蘭兩大教派的沖突,折射的則是極端主義思潮在穆斯林世界的日益泛濫。代表極端遜尼派的該組織旨在推翻什葉派主導的伊拉克現政權,恢復遜尼派在歷史上的統治地位,同時還宣稱要將版圖擴展至敘利亞。顯而易見,伊斯蘭國的興起與美國當年通過戰爭強行推翻遜尼派的薩達姆政權有著非常直接的關系。伊拉克戰爭后,在外部勢力的強行介入下,伊拉克內部兩大教派的沖突被嚴重激化,這個基本矛盾連同伊斯蘭世界與西方的矛盾、伊斯蘭世界中親西方與反西方派別的矛盾、阿拉伯民族與庫爾德人的矛盾等交織在一起,已經將伊拉克從內部撕裂。伊斯蘭國正是滋生于其中的兩大教派矛盾,并利用了諸種矛盾交織成的復雜力量網絡及其導致的統治力量空虛,才能夠迅速得勢。 |
相關閱讀:
- [ 11-04]“伊斯蘭國”殺害36名伊拉克部族人員 含婦女兒童
- [ 11-04]伊拉克軍隊擊退“伊斯蘭國”對最大煉油廠進攻
- [ 11-04]“伊斯蘭國”殺害36名伊拉克部族人員 含婦女兒童
- [ 11-03]“伊斯蘭國”殺害伊拉克一部落200余名成員
- [ 11-03]極端組織“伊斯蘭國”22萬美元年薪招募油田經理
- [ 11-03]揭秘“伊斯蘭國”童子軍:被戰火扭曲的一代
- [ 11-03]“伊斯蘭國”武裝分子殺死67名伊拉克當地居民
- [ 11-02]聯合國:10月1200多名伊拉克居民死于國內暴力
- [ 11-02]上萬名示威者在土耳其游行 支持科巴尼庫爾德人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