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期選舉影響美國未來政治走向 奧巴馬支持率下滑
2014-11-05 07:37:19??來源:北京青年報 責任編輯:林晨 陳瑜輝 |
分享到:
|
美國中期大選的關注度已經被APEC沖淡了,但中期選舉在美國政治中依然扮演著重要的地位,丟掉參眾兩院控制權的奧巴馬將更加孤單地來參加APEC峰會,并且使其內外政策受到更多的束縛。共和黨雖然連失兩次總統大選,但是拿到參眾兩院主導權之后可以有效掣肘白宮,讓奧巴馬做個不折不扣的“跛腳鴨”,而美國的政策更多地體現國會山的意志。 中期選舉的重要性來自于美國三權分立的體制,眾所周知,國會掌握著立法、撥款等重大權力,而中期選舉中眾議院的所有議席都要改選,參議院有三分之一席位改選,再加上州一級政府的選舉,中期選舉的意義自不待言。雖說權力是分立的,但是如果執政黨能夠獲得國會的多數席位,那總統要好當得多,就像奧巴馬的第一個任期,民主黨控制了參眾兩院,所以他可以順利推出醫改法案。2010年中期選舉之后,眾議院失守,這一狀況一直持續到今天。眾議院掌握預算大權,白宮與國會山在預算問題上不斷纏斗,就出現了去年10月政府關門大吉的鬧劇。 奧巴馬的支持率不斷在下滑,執政六年之后,美國民眾對奧巴馬也產生了審美疲勞,中期選舉正好是一個發泄的機會。中期選舉的投票率并不高,但是對奧巴馬以及民主黨有意見的選民可能會出來投票,此外,參議院要改選的36個席位有21個來自民主黨,這增加了民主黨丟失席位的可能性,共和黨只要奪取6個席位就可以在參議院獲得多數席位。獲得參眾兩院席位之后,共和黨可以在人事任命上表達自己的意見,尤其是最高法院的大法官任命上,每個總統都希望有機會任命大法官,以改變最高法院中自由與保守的對比,使本黨支持的大法官占據多數。 參議員們在外交事務上表現更為積極,比如麥凱恩,如果共和黨獲得多數席位,此公可能就任參議院軍事委員會主席。共和黨會以中期選舉為契機,在外交議題上表達自己的聲音。2008年大選之后,小布什的新保守主義外交政策被修正,布什主義也成了不受歡迎的代名詞,奧巴馬奉行自己的和平主義理念,但被共和黨人斥為軟弱無力。尤其是班加西事件,美國駐利比亞大使遇襲身亡,時任國務卿的希拉里承擔了主要責任,而奧巴馬順利連任。中期選舉之后,接著就是2016年的總統大選,希拉里是民主黨之星,共和黨人也許將重提之前的外交議題。 共和黨的外交政策更加強硬,2001年小布什上臺之后認定中國是美國的競爭對手,但由于反恐戰爭而修復了與中國的關系。奧巴馬政府重返亞太政策中不乏遏制中國的成分,共和黨掌握參議院之后,對華的強硬姿態將更加明顯。在東海、南海問題上,共和黨對中國更不友好,參議員麥凱恩此前訪問越南等國,在對越南軍售方面也有可能破冰。 共和黨對奧巴馬在中東、烏克蘭的軟弱立場早已不滿,美國對俄羅斯采取了多輪制裁措施,但共和黨的議員們對白宮的遲緩還是不太滿意,獲得參議院主導權之后,美俄關系難有反轉。普京雖然寄希望歐美能夠逐步解除對俄羅斯的制裁,但這種可能性隨著烏東的選舉以及美國中期選舉變得更加渺茫。 中期選舉對世界的影響并不直接,卻代表了美國未來的政治走向,2016年的大選會因共和黨在中期選舉的逆襲而撲朔迷離。現在民主黨有一個很好的候選人,也就是希拉里,但兩年之后希拉里還能不能保持如此之高的關注度,也是個問題。這次中期選舉還暴露出一個問題——選舉費用的飆升,由于超級政治行動委員會的廣泛參與,這次選舉費用又創新高。如果民主黨候選人沒有超強的籌款能力,就無法與共和黨對抗,因為大企業、大財團更傾向于共和黨。 中期選舉之后,握有錢袋子的共和黨將會為美國國防部爭取更多的預算,盡量避免減支對美國防務的影響。美國在敘利亞、伊拉克的軍事行動或將擴大,雖然奧巴馬抱持著不派出地面部隊的禁忌,但不少共和黨參議員已經說真話了,不派出地面部隊難以根除伊斯蘭國。奧巴馬需要為未來兩年更加艱難的執政時間做準備,否則可能就是垃圾時間。 孫興杰(吉林 學者) |
相關閱讀:
- [ 11-05]美國中期選舉觀察:政治極化或加深社會裂痕
- [ 11-05]美國中期選舉開始 兩黨參議院之爭白熱化
- [ 11-05]中期選舉后美國政治將如何洗牌?
- [ 11-05]美國中期選舉開鑼 “3個半”華裔有望當選美眾議員
- [ 11-05]中期選舉后美國政治將如何洗牌?
- [ 11-04]美中期選舉華人參與度增加 黨派爭斗撕裂華人族群
- [ 11-04]國際要聞精粹:奧巴馬對內忙中期選舉對外打擊IS
- [ 11-04]美中期選舉華裔候選人發起最后沖刺 盼更上層樓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