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莞今年第二批出租車主班司機公招報名日前結束,東莞把今年下半年到期需要更新的1700多輛出租車司機名額全部拿出來公招,但設定年齡門檻(男性18周歲以上49歲以下)這一做法,卻讓有著多年經驗的老司機面臨即將下崗的窘境。 的哥張登(化名)擁有17年的出租車司機工作經驗,卻因為超齡幾個月而失去繼續當出租車司機的資格。有律師表示,負責招聘事宜的出租車行業協會侵犯了的哥的就業權,是一種不公平。 熟悉道路又踏實肯干 老司機為何不受待見 “我在港龍出租車公司干了將近17年,現在讓我下崗實在說不過去”,張登始終無法相信自己會因為超齡被擋在出租車司機公招門外。張登是1965年3月出生的,只是超出了這次招聘的最高年齡限制(49歲)幾個月而已,在經過一天的排隊等待后,張登被告知,因為超齡,他將不具備出租車主班司機抽簽招聘的資格。 兢兢業業工作了17年,因為超過49歲就面臨下崗。張登想不通,他平時參加出租車駕駛員在崗培訓時得知,從事出租小汽車客運駕駛員服務的年齡要求是18-60周歲。怎么如今東莞公招設定了這么一個不一樣的年齡門檻,把經驗豐富的老司機攔在門外? “老司機熟悉東莞道路情況,踏實肯干,為何不能繼續做出租車司機?”張登覺得自己有多年經驗,服務態度好并且從未違規,也未出過交通事故,單憑超齡幾個月就“被下崗”很不合理。 一把年紀難找新飯碗 改上夜班又熬不下去 由于跨不過年齡門檻被刷下來的,遠不止張登一個。上個月東莞首次公招抽簽時,就有十余名的哥反映,因為超過49歲而失去參與資格。 失去應聘資格,讓這些還有十余年才真正踏入退休年齡的老司機們陷入困境。“年輕的時候沒有學習其他技能,現在還能找到什么工作?”張登告訴記者,多年來自己一直是出租車主班司機,白班開車,如果找不到其他生計,勉強熬夜當出租車副班(夜班)司機,一把老骨頭是熬不了的。 在東莞市交通運輸局官網的局長信箱里,有個叫楊*慶的的哥,對這次出租車司機公招所設的年齡門檻提出異議。這位楊師傅稱他生于1964年10月,剛過50歲,自2002年就在翔運公司當出租車司機。楊師傅指出,東莞出租車行業協會制定的招聘條件于情于理于法都欠妥。作為多年的主班司機,已經適應了白天開車,如果因為年齡關系被迫要改做夜班司機,老司機將無法適應,再就業也存在很大的困難。“我家有八十三歲老母,患有腦梗死和老年癡呆癥,妻子要照顧她,多年沒工作”,楊師傅坦言,如果失去這份工作,將給他全家生活帶來很大困難。 “被提前下崗”的老司機們,還面臨著社保無法延續的尷尬。記者了解到,東莞在幾年前推出政策,把出租車司機每月交的“份子錢”標準提高,由司機自己埋單為自己購買社保,但事隔數年,這種通過出租車公司購買的社保隨著承包合同的終止將暫停,未來這些的哥的養老和治病問題更難得到保障。 記者了解到,把所有到期的出租車主班司機名額拿出來公開招聘,這在東莞還是第一次。前幾年更換出租車新車時,大部分司機都是原來的老司機,只有約10%的名額拿來公招。今年9月東莞市出租車協會相關負責人稱,今年將全部名額拿來公招,一方面是公開透明,避免暗箱操作嫌疑,另一方面是考慮到許多老出租車司機不再繼續續約。記者了解到,實現公招之后,出租車公司不再招聘出租車司機的招聘,司機統一由出租車行業協會分配到各公司。 部門回復 建議提高自身技能再就業 對于廣大老司機對公招年齡門檻的詬病,東莞出租車行業協會未作回應。記者撥打電話采訪東莞出租車行業協會秘書長何啟鵬,欲就公招中老司機們的訴求尋求回應,但何啟鵬表示需要請示領導后才能接受采訪,此后便不再接聽記者電話,短信也未見回復。 對于出租車老司機們的訴求,主管的交通運輸部門“建議提高自身技能再就業”。對于翔運楊師傅的投訴,東莞交通運輸部門回復稱:東莞出租車駕駛員公開招聘工作由市出租車行業協會全權負責,由于用人單位具有用工自主權和選擇權,招聘條件由各會員企業根據相關規定,基于本市出租車經營實際而自行制定。同時強調,對于不符合東莞出租車崗位錄用條件的,建議勞動者繼續加強自身培訓教育,進一步提高職能技能,實現再就業。 律師說法 違規剝奪部分司機就業權 對于公招的哥另設年齡門檻一事,有律師表示:此舉已侵犯的哥權益。 廣東華文律師事務所律師歐綠瑤認為,我國《勞動法》和《就業促進法》都規定了勞動者享受平等就業權,此次招聘條件中的年齡限制違反規定,實際上剝奪了49-60歲這一年齡段出租車司機的就業權。歐綠瑤表示,這一年齡段的出租車司機,有著10-20年的出租車駕駛經驗,是最有經驗最能吃苦的職業人群,他們擔負著養家糊口、培育子女的重擔,剝奪了他們的就業機會,或會增加社會的貧窮和犯罪。 |
相關閱讀:
- [ 11-03]東莞新星啦啦隊性感寫真
- [ 11-03]東莞新星啦啦隊性感寫真
- [ 10-29]東莞拉拉隊選拔 網友:美女去哪了
- [ 10-29]東莞拉拉隊選拔 網友:美女去哪了
- [ 10-28]東莞拉拉隊選拔被諷乃選丑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