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網11月8日電 據香港《文匯報》報道,德國柏林墻于1989年11月9日倒下,東西德統一,成為美蘇冷戰結束的重要標志。德國從7日起舉行為期3天的紀念活動。在柏林墻倒下25周年之際,研究俄羅斯問題多年、《新冷戰》一書作者盧卡斯指出,西方失去共同敵人蘇聯后,不再團結,并警告如今的歐洲局勢較當年更不穩。
報道稱,盧卡斯表示,冷戰雖可怕,但西方有一個明確的敵人,時任英國首相的撒切爾夫人和美國總統里根建立了穩固的歐美關系。然而在柏林墻倒下25年后的今天,這個“大西洋同盟”已趨衰落。
盧卡斯指出,造成衰落的原因,首先是歐洲內部問題,“經濟火車頭”德國取得越來越大的話語權。不過,正由于德國主導歐元區經濟,堅持推行緊縮政策,令經濟脆弱的邊緣國家大感不滿,覺得自己淪為次等。
在政治方面,盧卡斯認為,德國雖然同意制裁俄羅斯,但始終依賴俄羅斯油氣供應,加上憂慮經濟利益受損,令德國難以公然對抗克里姆林宮,而傾向采取妥協政策。這與冷戰時期西德作為抗衡蘇聯的“橋頭堡”角色,已不可同日而語。
報道指出,美國則面臨中東局勢動蕩的問題,以上問題都向世界傳遞這樣一種信息︰對非西方國家而言,美國已不足為懼;對西方盟友來說,美國已難以依靠。盧卡斯坦言,美國呈現重返孤立主義的傾向,加上奧巴馬政府軟弱,重創了“大西洋同盟”。
報道還稱,俄羅斯總統普京曾形容,蘇聯解體是“上世紀最大地緣政治災難”。盧卡斯認為,冷戰后,俄羅斯一直沒有真正“撤離”東歐,而俄羅斯如今看準了扭轉歷史的良機,普京發現了西方的弱點,運用油氣供應的優勢,在歐洲提升自身影響力。他暗示,由于西方無法一致對俄強硬,令當今局勢較25年前更不穩,更容易因與俄羅斯的地緣磨擦而爆發戰爭。
報道指出,為紀念柏林墻倒塌25周年,原址設置的8000個白色氣球在活動結束后將被放飛天空。德國總理默克爾將赴柏林劇團劇院,欣賞紀念音樂會,并會前往曾被圍墻分隔的街道,主持展覽揭幕儀式。當局預計9日將有200萬人聚集勃蘭登堡門,出席慶?;顒?,包括前蘇聯領導人戈爾巴喬夫及前波蘭總統華里沙,多個交響樂團及搖滾樂隊屆時也會表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