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一路”,APEC涌動新機遇
2014-11-08 10:09:28??來源:人民日報 責任編輯:林錦 |
分享到:
|
在太平洋經濟合作理事會新聞吹風會后,各路記者爭相進行補充采訪。 本報記者 劉 剛攝 中國方案著眼未來 11月8日,加強互聯互通伙伴關系對話會將在北京舉行。國家主席習近平將出席并主持會議。孟加拉國、老撾、蒙古國、緬甸、塔吉克斯坦、柬埔寨、巴基斯坦等7國領導人以及聯合國亞太經社會執行秘書、上海合作組織秘書長應邀與會。 APEC第二十二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即將舉行,各成員正積極推動制定《APEC互聯互通藍圖》。 “有了路,就有了希望”,在柬埔寨政府高級顧問卡彥看來,這句柬埔寨諺語道出了道路的重要性,“柬埔寨對這次對話會議十分期待。” “除中國外,參加加強互聯互通伙伴關系對話會的7國不是APEC成員,但也是地區的一部分。”泰國外交部次長西哈薩在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表示,“要推動經濟一體化進程,就必須更具包容性。中國在APEC領導人非正式會議召開前夕,把這7國邀請到北京參會,它們就可以間接地參與區域經濟一體化進程。” 俄羅斯工商會駐華首席代表尼古拉·別羅焦羅夫表示,希望與會各方在交通運輸技術和基礎設施建設方面的合作能取得大的進展,“互聯互通尤其是道路等基礎設施的連通,將給兩國企業和普通民眾帶來好處,促進兩國經濟的發展。” 除硬件、軟件的基礎設施以外,人與人之間的互聯互通也得到了更多重視。中國澳大利亞商會計劃把澳大利亞的年輕專業人士派去中國企業短期工作,也準備為中國畢業生提供赴澳短期工作的機會。“如果簽證更容易獲得,通過留學教育和勞務派遣,就能極大促進區域內各國人員的互聯互通,從而拉近各國之間的關系”,澳大利亞商會董事秘書長唐穆·洛克強調。 “墨西哥和亞太其他國家對基礎設施投資有巨大需求,中國有資金、有技術、有經驗,發展基建正是中國的專長。”墨西哥外貿、投資和技術企業理事會亞太區委員會主席、墨西哥前駐華大使李子文說,當前,全球經濟仍舊復蘇乏力,擴大基礎設施投資建設,解決許多APEC經濟體面臨的交通、通信基礎設施等“瓶頸”,是一項非常緊迫的任務。 2013年10月,習近平主席在同印尼總統蘇西洛舉行會談時,宣布中方倡議籌建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亞投行),愿向包括東盟國家在內的本地區發展中國家基礎設施建設提供資金支持。 受訪人士都認為,亞投行倡議的推進,將給亞太地區的互聯互通提供有力支撐。太平洋經濟合作理事會聯席主席尤素福·瓦南迪說,他最期待的成果就是亞投行的建立,這將進一步促進本地區的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推動互聯互通的進程。唐穆·洛克也對中國牽頭在本地區成立亞投行表示支持,望創始會員國繼續接觸,并與澳大利亞對話。 “基礎設施建設需要大量投資,因此,地區內很多國家都支持和歡迎亞投行。”西哈薩認為,建立亞投行是很好的一項倡議,但亞投行能在多大程度上提供融資支持,取決于它的容量,“亞投行將與世界銀行、亞洲開發銀行相互補充。” 智利外交部國際經濟關系總司多邊司司長帕烏麗娜·納薩爾認為,《APEC互聯互通藍圖》將是APEC今年最大的可交付成果之一。藍圖使廣闊的太平洋變成連接各個多元卻有著共同理念、相似訴求和目標的經濟體之間的天然橋梁,讓整個亞太地區天衣無縫。 澳大利亞APEC大使郭森若對本報記者表示,加強區域的互聯互通是保障區域經濟持續發展和增長的關鍵,將有助于促進貿易、創造商業機會、優化供應鏈、更好地連通整個區域。通過藍圖,各成員經濟體將共同采取一系列措施消除硬件設施、軟件機制和人員往來的障礙,有助于加強區域交通網絡、減少交易成本、消除商貿運作或教育服務的阻礙。 從“一帶一路”到“互聯互通”,中國思路一以貫之:本著互利共贏的原則同各國開展合作,讓世界從中國發展中分享紅利;實行包容發展,堅持各國共享機遇、共迎挑戰、共創繁榮。 (人民日報北京、伊斯蘭堡、烏蘭巴托、莫斯科、華盛頓、約翰內斯堡、曼谷、阿斯塔納電記者暨佩娟、韓碩、張慧中、張光政、鄒志鵬、彭敏、孫廣勇、楊迅、楊濤、謝亞宏、陳麗丹、苑基榮、施曉慧、楊謳、黃文帝、趙成、焦翔) |
相關閱讀:
- [ 11-08]首都國際機場專機樓準備就緒迎貴賓
- [ 11-08]中方回應“TPP未邀中國加入”:不認為美國不歡迎
- [ 11-08]習主席的APEC時間:老友記
- [ 11-08]公安部部長:APEC安保工作是全國公安的共同責任
- [ 11-07]國平:APEC“主場優勢”將貢獻中國智慧
- [ 11-07]新風景新業態新動力
- [ 11-07]APEC官員看好中國新角色
- [ 11-07]八大關鍵詞透視APEC北京會議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