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內訌 為何屢屢拿移民說事兒?
2014-11-10 08:34:15? ?來源:新華國際 責任編輯:林晨 李艷 |
分享到:
|
英吉利海峽沒有阻斷英國和歐洲大陸的人員流通,但移民問題卻成了橫亙在英國和其他歐盟成員國之間的一道障礙。面對英國首相卡梅倫一而再、再而三的限制歐盟成員國人員自由遷徙到英國的提議,德國總理默克爾近日終于“忍無可忍”,放出狠話,聲稱歐盟寧可不要英國,也不能不讓移民自由流動。究竟是何原因,導致移民問題一再成為歐盟大國唇槍舌戰的“導火索”? 卡梅倫之所以冒天下之大不韙,一再拿歐盟移民自由這一話題開刀,無疑是要贏取國內反移民、反歐盟群體的支持。近年來,英國經濟增長強于預期,相較于歐盟各成員國的緩慢復蘇,英國民眾之中廣泛存在被歐盟“拖累”的不滿情緒。尤其英國近期又被歐盟攤派了巨額預算補款,英國民眾更是視歐盟為“吸血鬼”,國內反歐情緒進一步反彈。 長期以來,英國引以為傲的免費醫療等社會福利亦成為吸引東歐地區勞動力“西進”的珍貴資源。2013-2014年,英國凈移民總數增加幅度超過38%,達到24.3萬人。其中,歐洲移民占增長幅度的2/3。盡管有研究報告顯示,移民為英國帶來的稅收遠大于其占用的社會保障福利,但現實生活中卻是當英國普通民眾看到大量來自東歐和南歐的大學生,到英國不惜從事刷盤子、送咖啡這類低附加值工作時,難免會對自身的工作和發展前景產生擔憂情緒。再加上部分反歐輿論鼓吹的所謂外來移民擠占英國人生存空間,消耗英國社會福利等言論,自然讓身為首相的卡梅倫不得不順應部分民意,在歐盟會議中亮一亮“強硬姿態”。卡梅倫的話外音不言而喻:決定他首相位置的不是默克爾,更不是容克,而是英國選民。 與英國針鋒相對的“帶頭大哥”德國對歐盟內人員自由流通持強烈支持態度。默克爾認為“歐盟公民”可以在歐盟內任何一個國家定居、工作,這是建立歐盟的基石,誰敢碰這條準則即是碰到了歐盟的底線。德國同樣面臨著東歐、南歐國家大量的移民輸入,但德國政府視移民流入為“積極現象”。究其原因,是德國輿論和民眾較為普遍認為,移民有利于德國的發展。德國是歐盟中人口老齡化較為嚴重的國家之一,勞動力缺口較大。而調查顯示,來自保加利亞和羅馬尼亞的移民中,有25%的人受過高等教育,比例甚至超過了德國的平均水平。德國人認為移民讓能德國“更年輕、更具創造性和更加國際化”,這與英國人的感受截然不同。 另一歐盟大國法國近年國內極右勢力迅速擴展,直指法國的移民政策。但在歐盟人口自由流動上,法國政府盡管也承受著國內輿論較大壓力,也選擇堅定的站在歐盟一邊。究其原因,是因為法國面臨的移民壓力主要來自于非洲和其他第三世界國家,而非歐盟內部。法國政府首要解決的還是非法移民和本國居高不下的失業率這兩大難題,而并非針對歐盟國家的人員流動。 英國人和歐盟唱反調也不是一天兩天,但相較于此前的“小吵小鬧”,這次卡梅倫和默克爾都動了真氣。雙方一個威脅要退出歐盟,一個“好走不送”的態度能僵持多久,恐怕都還要再回頭看看民意調查表。但沒有了英國的歐盟和脫離了歐盟的英國各自前途將如何,卻是整個歐盟需要冷靜下來深思的問題。(文/李小雨) |
相關閱讀:
- [ 11-09]趙本山四次被移民 稱全家戶口本都在遼寧
- [ 11-07]本山傳媒回應"移民風波":妻子沒拿新加坡身份證
- [ 11-07]趙本山否認移民新加坡:我永遠都是中國人
- [ 11-07]本山傳媒回應趙本山移民:移了當不了全國政協委員
- [ 11-06]奧巴馬推遲無證移民合法化 被指影響民主黨選情
- [ 11-04]美中期選舉沖刺 劉云平有望成首位新移民國會議員
- [ 11-03]美華裔導演“非法移民”主題喜劇 引主流媒體關注
- [ 10-30]美移民局擴大“母親”定義 不再限于遺傳學意義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