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重金屬污染是全球主要環境危害之一,并可能通過農作物進入人類食物鏈。近期,合肥工業大學曹樹青教授課題組通過一種新型基因工程技術,首次發現使植物能將有毒物質鎘吸收后“轉存隔離”的新機制,從而降低并解決土壤中的鎘污染問題。 合肥工業大學生物與食品工程學院曹樹青教授課題組基于長期研究,近期采用新型植物修復基因工程技術,在治理土壤重金屬污染方面取得重要進展。他們首次發現了植物響應重金屬鎘脅迫信號轉導的分子調控機制,使植物在受到重金屬鎘污染的土壤中仍可以茂盛生長,并將鎘吸收后儲存至液泡中。 “我們再對吸收了鎘的植物進行處理,即可有效降低土壤中的重金屬含量。”曹樹青介紹,他們使用一種草本植物擬南芥進行試驗,大量實例表明了治理的效果。 日前,這一原創性成果在國際植物學頂級學術期刊《新植物學家》上在線發表。據了解,曹樹青課題組正進一步研究針對砷、鉛等其他重金屬的植物修復機制,并致力于產業化探索。(徐海濤) |
相關閱讀:
- [ 10-05]臺灣38%包裝食品驗出塑化劑污染 麥當勞漢堡上榜
- [ 09-18]彰化縣61名學童食物中毒 疑似菜肴被污染
- [ 08-20]抗議工廠污染 云林縣大批農民抬棺抗議
- [ 08-12]花蓮電廠污染蘇澳海域致漁獲減少 近千漁民圍廠抗議
- [ 08-11]宜蘭漁民抗議花蓮電廠污染海域 海陸“夾擊”電廠
- [ 07-31]史上最牛賣房理由:房子被小三污染了(圖)
- [ 07-30]銷臺美國甜桃或遭李斯特菌污染 多數或已下肚
- [ 04-15]高雄愛河變“牛奶河” 官方解釋稱非污染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相關評論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