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1月11日電 (生活頻道 郭俊婭)經過將近一個月的預熱和炒作,是的,“雙十一”終于來了。“光棍節”這本由校園打趣而源起于網絡的節日,在電商的推動下,儼然已成為一個全民參與的社會狂歡活動。 坊間流傳這樣一句話,“在11月11日這一天,單身的你,加上單身的我,聚在一起不是情人節,而是光棍節。”于是打著“脫光”的名義,無論是從購物中心、酒吧、KTV,到婚戀網站,甚至旅游景點,都在組織琳瑯滿目的青年男女聯誼活動。其中一個值得注意的現象是,當許多“70、80后”剩男剩女還在為“脫光”而努力時,“90后”大軍也陸續搶灘相親的市場。 調查:“90后”本人著急非常態 父母著急心態普遍 來自北京的劉小姐出生于90年,她本科畢業,有一份穩定的工作,雖稱不上“白富美”,但長相也算是中等偏上。而她坦言:“我今年雖然剛24歲,但已參加過多次相親。從大學開始,父母親戚、朋友同事、街坊鄰居介紹的都有,甚至還嘗試過婚戀網站。”至于這么早開始相親的原因,劉小姐說:“女性23歲以后結婚都算晚婚了,現在大齡剩男剩女這么多,我怕自己剩下來。” 而91年的趙小姐卻抱著另一種婚戀態度。“我個人并不十分著急,但是來自家里的壓力比較大,爸媽前前后后為我介紹的男朋友不下十個,甚至參加過幾次專為他們這種子女單身的父母舉辦的相親會,我見過兩個,最后都沒成。對于他們的介紹我現在都麻木了。我認為相親確實是一種可行的方式,但能碰到感覺對了的人,幾率比較小。” 賀先生今年24歲,從英國留學回來后目前在一家國企上班,他表示:“我比較反感外在的條件匹配,相親就是這么個匹配的過程。”據了解,他的父母比較希望他盡早結婚,而他把父母安排的相親都推了。“現在他們還會時不時旁敲側擊一下,說又有同學的孩子結婚了什么的,估計我再抗兩三年也得加入相親大軍。” “90后”相親是否代表“相親低齡化”的趨勢,百合網首席婚戀專家周小鵬在接受中新網生活頻道采訪時表示:“90年的孩子現在都24歲了,法定結婚年齡對于男士來說已超兩年,對于女士來講都已超四年,所以不存在相親低齡化這一說了。” 分析:“90后”非相親主流人群 擇偶跟著感覺走 據了解,目前婚戀網站的用戶集中在25-35歲之間,“90后”還不是主要消費人群。 關于“90后”參加相親的心態,周小鵬從專業角度給予了分析:“在我的調查中,他們的普遍心態是想學習相親和戀愛技巧,他們不存在焦慮值,不是真的就為找結婚對象。現在85年以前的女性,是個焦慮值人群,他們是帶著完成任務的心態過來的,一方面是自己的任務,另一方面也包括父母的任務。” 是否存在焦慮值,也無形中將相親人群予以劃分,而這兩類人群的擇偶條件亦完全不同。“90后的話,他們更多的是會把感覺放到第一位。說白了就是雙方能聊得來、玩得來最重要。而帶著焦慮值來的人,他們更多的會考慮一些實際條件,比如,車、房、工作、家庭背景等。” 透視:扎堆相親 折射趕潮流從眾心理 根據民政部發布的離婚數據統計:2008年有226.9萬對夫妻辦理了離婚手續,相比前年增長8.1%,2013年全國依法辦理離婚手續的共有350萬對,比2012年增長12.8%。從數據可以看出近五年內,我國的離婚率呈現增高的趨勢。 對此現象,專家建議:25歲以下的年輕人,戀愛時間應稍微增加一些,再談結婚的問題。擇偶標準方面,感覺是一方面,最重要的是兩個人的生活方向和解決愛情矛盾沖突的能力是否相匹配。 “低齡化的結婚和‘90后’的相親,其實是一種趕潮流的‘從眾心理’ 。特別是當今社會,相親已經成為了一種活動。比如現在馬上要來到的‘雙十一’,這么多人趕在這一天參加活動,只要是單身的都想去參加相親,都把相親當作一種玩的游戲了”,周小鵬如是說。(中新網生活頻道) |
相關閱讀:
- [ 11-10]11.11光棍節 身家過億女星為啥還單身?
- [ 11-10]11.11光棍節 身家過億女星為啥還單身?
- [ 11-10]光棍節又要來了!說說你還單身的原因
- [ 11-10]“光棍節”別忘了“離異族”
- [ 11-06]鳳翔18萬聘禮助陣 光棍節變成情人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