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11月10日電(記者周舟 蔣旭峰)談到亞太未來,參加亞太經濟合作組織(APEC)北京會議的日揮集團主席重久吉弘撐大左手掌,點出中國、日本、美國和東盟的方位,并用右手畫了一個大大的圈。他說:“亞太經濟一體化是遲早的事。” APEC北京會議的東道主中國為促成這件“遲早的事”開出“中國方案”。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9日在APEC工商領導人峰會上作主旨演講時說,中國將推動區域經濟一體化,促進經濟創新發展、改革與增長,加強全方位基礎設施與互聯互通建設作為重點議題。 “中國強韌”帶動亞太增長 占世界人口的40%、經濟總量的57%的亞太地區,經濟復蘇前景“喜憂參半”,貿易保護主義有所抬頭,習近平認為,各經濟體面臨著“深化一體化進程、還是陷入碎片化漩渦”的選擇困惑。 香港大學商學院教授邁克爾·恩賴特說,區域經濟一體化要求APEC要把各種貿易協定統一起來,為此各經濟體需做出實質性讓步,這在經濟放緩時是具有挑戰的。 統計顯示,上半年APEC成員的經濟增長率僅為3.9%,低于預期。澳大利亞國立大學APEC研究中心主任艾倫·奧克斯利說,在亞太地區經濟增長不明朗的情況下,各經濟體能采取的最有效行動就是提升自身的競爭力。 習近平在演講中把脈了阻礙地區增長的癥結,詮釋了推動亞太持續增長的中國信心,指出“中國經濟的強韌性”是防范風險的最有力支撐。 APEC工商咨詢理事會成員維斯努·瓦達納說,對于發展中經濟體,更平衡的經濟一體化不僅是簽署貿易協定,更大的挑戰是國內改革議程,以保證在一體化進程中更具競爭力。 中國正通過深化改革和結構調整釋放新的增長紅利。澳大利亞顧比咨詢公司董事長戴若·顧比說:“盡管中國經濟增速放緩,但創造的工作崗位超過預期,現在重要的是增長質量,而這種轉變正在發生。” 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個季度,中國城鎮新增就業人數1082萬人,已完成全年目標,高新技術產業增速明顯快于工業平均增速。習近平的評價是,中國經濟結構正在發生深刻變化,質量更好,結構更優。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副校長林桂軍介紹說,亞太經濟體間的聯系緊密,APEC地區全球價值鏈規模世界最大,是歐盟的1.8倍,因此中國的可持續增長將為亞太及世界的持續增長提供動力。 “中國方案”帶來世界機遇 參會的澳大利亞力拓集團首席執行官威爾士把公司的展臺帶到APEC會場來,以出口鐵礦石為主的力拓并不擔心中國的市場前景。 “習近平的演講提到中國未來五年有10萬億美元的商品進口需求,并提到中國在推動城鎮化和工業化,長期看對原材料需求仍然很大。”威爾士說。 沃爾瑪中國公司事務高級副總裁博睿則更看好中國互聯網經濟的廣大前景,并以“搭上中國消費需求迅猛增長的彩車”來形容。 持相同看法的還有EBay副總裁托德·科恩,他期待本屆APEC會議能實質性推動開放經濟和自由貿易進展,這正與中國主張的建立發展創新、增長聯動、利益融合的開放型亞太經濟格局相契。 復星集團首席執行官梁信軍說,開放格局并不簡單等同于外來企業在中國內地市場盈利,全區域內資金、技術、信息、人員的流動意味著中國資本也可通過投資這些企業分享增長紅利。 中國證監會10日宣布,上海與香港股市互聯互通試點將于17日正式開啟。自17日起,內地和香港投資者可借由港股通和滬股通渠道買賣規定范圍內的對方交易所上市的股票。這是建立亞太開放性經濟格局的最新證據。 梁信軍說,中國資本和產能走出去可謂“天時地利”,發展中國家甚至金融危機后的發達國家面臨著資金短缺的問題,而中國則積累了大量產能,企業家也在為產品找出路。 中國為亞太經濟一體化提供并非是“口惠”。習近平宣布出資400億美元成立絲路基金,還宣布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籌建工作已經邁出實質性一步。 奧克斯利認為,亞太經濟體差異大,最有效的共同行動就是加快建設基礎設施以降低貿易成本,提升產業鏈效率。 梁信軍說:“基礎設施建設和建立基金是融合的前提,沒有互聯,便利化政策難以奏效,基建不僅是政治意愿的問題,更需要錢和時間。” 威爾士評價“中國方案”是“遠見卓識且富有行動力的”,中國將為亞太經濟一條化和可持續增長帶來前所未有的機會。 |
相關閱讀:
- [11-11] 秘魯前總統阿蘭·加西亞:APEC已成為世界經濟發展的引擎
- [11-11] 美國代表稱APEC期間泛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難有突破
- [11-11] APEC會上的“空竹張”
- [11-11] 將“理解”寫進北京APEC記憶
- [11-11] APEC經濟體領導人、代表共植APEC亞太伙伴林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