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強今赴東亞合作領導人系列會議 四大看點引關注
2014-11-12 07:24:16? ?來源:中國新聞網 責任編輯:陳瑋 陳瑜輝 |
分享到:
|
中新網北京11月12日電 題:李克強今赴東亞合作領導人系列會議 四大看點引關注 記者 馬學玲 今日,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將飛赴緬甸內比都,出席第十七次中國-東盟(10+1)領導人會議、第十七次東盟與中日韓(10+3)領導人會議和第九屆東亞峰會,并對緬甸進行正式訪問。 受訪專家表示,借著北京APEC會議的“東風”,此次東亞合作領導人系列會議看點頻頻,有望在中國—東盟國家睦鄰友好合作條約、不同自貿體系協調推進、互聯互通、東亞峰會未來走向等方面取得一定成果。 看點一 “鉆石十年”如何開局 中國—東盟國家睦鄰友好合作條約能否有所進展 作為中國周邊外交的一次重要行動,在李克強此訪中,中國-東盟關系的因素非常顯著。 事實上,東盟一直是中國周邊外交的優先方向,10+1更是中國參與東亞合作的基礎。去年是中國與東盟建立戰略伙伴關系10周年,中方提出了建設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 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2+7合作框架”等一系列重大倡議。 “黃金十年”謝幕,而今,站在打造“鉆石十年”的開端時刻,中國與東盟將如何規劃未來,使得此次中國-東盟(10+1)領導人會議備受矚目。 外交學院亞洲研究所所長魏玲對中新網記者表示,中方主張的“中國—東盟國家睦鄰友好合作條約”能否有所進展,將是本次會議的一大看點。 記者注意到,中方對這一條約的表述為:“將中國—東盟關系建立在更加穩固的法律基礎上,確保雙方關系長期穩定發展”。 “這是一個很有必要也很有遠見的做法,因為深化政治互信的一個重要具體舉措就是商簽這個條約。”在魏玲看來,尤其一些大國加強介入后,地區形勢正在加快演變,此時如果能在政治互信方面予以深化,不僅對中國與東盟關系至關重要,對于整個亞太地區穩定也有重要意義。 魏玲說,尤其一個崛起大國,如何作出承諾并進行自我約束,與其他國家和睦相處,共同致力于地區秩序向好的方向轉型,是很值得期待的。 看點二 10+3新增長點在哪 區域內不同自貿體系之間如何協調推進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11日下午出席APEC領導人非正式會議記者會時宣布:“我們決定啟動亞太自由貿易區進程,批準亞太經合組織推動實現亞太自由貿易區路線圖。” 魏玲對此表示,北京APEC會議通過的這個議題,也會被“帶”到此次東亞合作領導人系列會議上,尤其是本次東盟與中日韓(10+3)領導人會議。 事實上,包括美國主導的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議(TPP)、東盟十國發起的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RCEP)以及中國-東盟自貿區(CAFTA)等,該區域內已有諸多自貿體系設計。最新消息顯示,中韓自貿區實質性談判也已結束。 值得一提的是,作為東亞合作的主渠道,在今年10+3領導人會議上,中方將強調加快區域經濟一體化進程,向著2020年建成東亞經濟共同體的目標邁進。為了增強10+3內生動力、發掘新的增長點,中方將推動亞洲自貿體系等建設。 “通過北京APEC會議和此次會議,能否讓不同自貿體系增加包容性與透明度,進一步加強協調、共同推進,是值得期待的一大看點。” 魏玲說。 “這些自貿區看起來就像“意大利面條碗”,都是一條一條的,但實際上是有聯系的。”魏玲舉例,比如,怎樣更好把CAFTA和RCEP聯系起來,通過提升CAFTA水平,進一步推動RCEP建設,都是值得研究的。 看點三 東亞峰會將向何方 如何“科學設計峰會未來發展方向” 即將舉行的東亞峰會系第九屆,明年,這一多邊論壇將迎來10周歲生日。事實上,東亞峰會自成立以來,成員不斷增多,影響也日益擴大。 “東亞峰會已經超出了當初設計,可以說,東亞乃至亞太正吸引著越來越多的經濟和戰略投資。”魏玲說,未來,這一地區架構該怎么建設、怎么更好實現對地區的治理,則成為一個非常重要的議題。 如其所言,中國外交部日前就表示,在此次東亞峰會上,中方將重點闡述對峰會發展方向的原則立場,強調應堅持峰會“領導人引領的戰略論壇”性質,堅持東盟主導、協商一致、照顧各方舒適度等既定原則,支持以明年東亞峰會成立10周年為契機,認真總結回顧峰會10年來的發展成就,科學設計峰會未來發展方向。 魏玲說,現在,東亞峰會的性質是一個領導人引領的戰略論壇,未來會不會有更為具體或更有約束力的制度化安排,中小國家和大國之間的關系應該是怎樣的,這些都是需要各方去探討的問題。所以,這兩年應是東亞峰會比較關鍵的時期。 談及峰會未來,外交學院國際關系研究所周永生教授對中新網記者表示,照顧域外大國利益的同時,還是要突出東盟的主導地位,以避免被一些域外力量“攪局”。 看點四 “胞波”情如何再上臺階 中緬怎樣建立更加成熟的雙邊關系 結束東亞合作領導人系列會議之后,李克強將對會議東道主緬甸進行正式訪問。這是中國新一屆政府成立以來中國國務院總理首次訪緬,備受關注。 值得一提的是,緬甸總統吳登盛日前剛剛參加了在北京舉辦的APEC互聯互通伙伴國對話會議。事實上,這已是他就任以來第6次來華訪問或出席國際會議。 伴隨頻密的高層互動,建交64年來,身為傳統友鄰的中緬,可謂“胞波”情誼深厚,并于2011年建立了全面戰略伙伴關系。中國外交部日前表示,中方期待通過這次訪問,將兩國全面戰略合作水平提升到新高度。 “中緬關系一直非常友好穩定,最近一兩年,可能在電站建設等方面有一些小波折,但應該說,總體上是友好的。”魏玲說,緬甸國內形勢也比較復雜,在這種大變動中,國與國之間需要一種更為成熟的打交道的關系。 周永生也表示,一些小波折,應該都是暫時性的現象,未來,雙方需要進一步加強實質性合作,譬如攜手推進孟中印緬經濟走廊、“一帶一路”建設等。 在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副院長阮宗澤看來,李克強此訪有利于增強中國與東盟、中國與緬甸間的政治互信,有利于雙方用發展的方式管控分歧,有利于發掘潛在合作點,開創中國與東盟、中國與緬甸關系的新局面。(完) |
相關閱讀:
- [ 11-11]李克強會見墨西哥總統:對墨撤銷招標結果感到遺憾
- [ 11-11]李克強同墨西哥總統培尼亞談高鐵合作 促互利雙贏
- [ 11-11]李克強會見墨西哥總統:望墨方公平對待中國企業
- [ 11-11]李克強在緬甸媒體發表文章:中緬永做好伙伴好兄弟
- [ 11-11]開創中國和東盟關系新局面——李克強總理緬甸之行前瞻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