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1月13日電 據外媒報道,歐洲航天局位于德國達姆施塔特的歐洲空間運轉中心12日確認,歐航局彗星著陸器“菲萊”已成功登陸彗星“丘留莫夫-格拉西緬科”。當局表示,“菲萊”在登陸過程中可能曾反彈,經過二次著陸才成功。 報道稱,暫時不清楚“菲萊”在著陸過程中到底發生了些什么,也有可能什么事故都沒有出現。著陸任務負責人表示,著陸器已經按照既定程序開始了科學觀察,工程師們對接下來幾天的科學研究工作表示樂觀。 據悉,來自“菲萊”著陸器設備的首批數據已經傳輸至設于法國圖盧茲的控制中心。初步照片顯示,彗星表面充滿大量石塊、巖壁和凹坑,地表還升騰著氣流和塵埃。在接下來的兩天半時間內,“菲萊”將充分利用電池電量采集數據和展開科學實驗。科學家認為,此次在彗星表面的近距離研究將有助于人類理解太陽系形成的原理。 與此同時,歐洲航天局局長讓—雅克·多爾丹表示,希望媒體以及公眾在下結論前能給工程師們一定的時間,讓他們有足夠的時間能搜集數據。 多爾丹說,“‘菲萊’成功著陸了,我們在正確的彗星和既定地點著陸,請不要擔心。而且我們已經獲取了無線電信號,著陸器也有足夠的電池能維持工作。有了電力和通訊設備,工程師們就能完成科研的工作。” 多爾丹表示,目前就搜集的信息而言,還有許多分析工作要完成。傳回來的數據還不多,時間也有限,工程師們正全力以赴。而整個科研任務才剛剛開始,仍有很多工作需要去完成。 據歐洲航天局發表的新聞公報說,重約100公斤著陸器“菲萊”從當天上午開始與“羅塞塔”探測器分離,經過7小時的降落過程后于格林尼治時間16時安全著陸于“67P/丘留莫夫-格拉西緬科”彗星表面。 “羅塞塔”不僅成為人類史上首個進入彗星軌道的太空飛行器,而且還通過“菲萊”首次實現了在彗星表面著陸。 2004年2月26日,歐洲航天局“羅塞塔”探測器在法屬圭亞那庫魯航天中心發射升空。“羅塞塔”自重達3噸,攜帶了一顆重約100公斤的小型著陸器“菲萊”,其任務就是追趕彗星“丘留莫夫-格拉西緬科”并將“菲萊”送上彗星表面,整個項目耗資大約10億美元。 |
相關閱讀:
- [ 11-13]歐航局彗星著陸器“菲萊”成功著陸
- [ 11-13]“菲萊”著陸器成功登上彗星 首創人類先河
- [ 11-13]歐航局彗星著陸器“菲萊”成功著陸
- [ 11-12]歐洲探測器太空旅行10年后將首次登陸彗星
- [ 11-12]歐洲彗星計劃即將實現 登陸器菲萊將于彗星降落
- [ 11-09]探測器太空旅行10年后將登陸彗星 探究生命起源
- [ 10-24]科學家揭秘彗星氣味 聞起來像臭雞蛋和馬尿
- [ 10-20]“賽丁泉”彗星與火星擦肩 或揭太陽系起源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