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西安11月14日電(記者馮國、都紅剛)相距不久前發現的西周“青銅豪車”不遠,考古人員日前又在陜西省岐山縣周原遺址新發現一處數量不會少于30座的西周時期大型墓葬群。經初步考古工作,發現大多數已被盜擾僅出土幾件陶器,意外的是一座打破河床卵石層而形成的“積石墓”保留下鼎、簋、尊、爵、戈等近30件青銅器。 據了解,這處大型墓葬群位于岐山縣京當鎮賀家村附近,屬于周原遺址內聞名遐邇的“西周四合院”——鳳雛遺址西南方向,同處于去年新發現的周城遺址之內,其位置可謂處于核心地帶。 根據考古勘探和發掘情況,專家初步判斷墓地跨時較長但整體屬于西周時期。由于發掘的墓葬多被盜擾,目前發現最完整的一座墓長3.7米,墓室二層臺的一邊分布著眾多的牛肋骨和腿骨,墓室底部一端堆積著青銅器、陶器等眾多陪葬器物。 目前,這座因卵石而形成的“積石墓”中,除了出土牛骨、青銅車馬器之外,已發現一些重要種類的青銅器,譬如鼎、簋、尊、卣、斝、觶、戈等,其中青銅鼎有5件,青銅爵有3件,可以說青銅禮器、兵器、車馬器等門類較為齊全,墓主人的貴族身份應當無疑。 由于墓葬仍在緊張的清理過程之中,專家表示目前所下結論仍有深化的可能,尤其是青銅器等文物的出土數量只有在近期全部提取出墓室后,才能得到最準確的數據。 陜西周原考古是由北京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和陜西省考古研究院聯合組成考古隊,共同展開考古工作。 |
相關閱讀:
- [ 11-04]隋煬帝蕭后冠飾發現金屬發釵 整體輪廓清晰顯現
- [ 11-03]遼寧丹東發現中日甲午海戰沉沒戰艦
- [ 11-02]燕郊將開建"中國考古研究基地" 將填補國內多項空白
- [ 11-01]唐大明宮考古首次發現“四合院”
- [ 10-27]河南:南水北調沿線考古成果豐碩
- [ 10-22]專家:湖北隨州盜墓猖獗 文物亟待保護
- [ 10-12]清代沉船水下考古啟動 填補環渤海水下考古空白
- [ 10-08]水下考古專用船首航調查甲午海戰沉船海域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相關評論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