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近期訪日中國游客的增加,游客在日本購物上當受騙的事件時有發生。中國駐日大使館日前在其網站發布領事提醒信息稱,近來發現個別導游伙同商店哄騙中國游客高價購物,以虛假廣告向中國游客兜售保健用品、營養品、化妝品等,利用游客不懂日語,想方設法帶游客去一些商品價格高于同類商品市價的商店購物,收取回扣。有的導游專門在游客回國的前一天晚上安排購物,使游客迫于行程安排無法退貨。 所謂的免稅店商品,往往是市價5倍以上 在日購物“陷阱”多多,到底如何練就一雙“慧眼”,避免上當受騙呢?前中國駐大阪旅游辦事處主任鄭保壘介紹,在日本的“購物陷阱”主要有兩個。 其一是導游在車上兜售。一些導游以虛假廣告、夸大其詞的方式向中國游客兜售所謂的“健康食品”、“新科技產品”。這些商品主要銷售對象是海外游客。從業內人士提供的一份商品介紹及價目表上可看出,商品種類繁多,既有化妝品、小電器,也有保健用品、營養品等,售價少則高出進貨價好幾倍,多則近10倍。 其二是游客購買日本市場上可見的商品,但導游想方設法不讓游客在一般商店購買,而是帶游客去位置偏僻、鮮有人知的“免稅店”購買。這些所謂的免稅店的商品價格往往是同類商品市價的5倍以上。 虧本團、賣團、無證導游等,是日旅游界亂象的原因 為何會有如此亂象?鄭保壘表示,這主要與日本旅游業界生態有關。由于業內惡性競爭,日本接待社紛紛壓低接待中國旅游團的價格,或者以“虧本”價接團。此前就有一家旅行社推出“日本黃金旅游線路5晚6天”的線路,從東京到京都、大阪的旅游項目報價只有3000多元人民幣,遠遠低于實際所需費用。“虧本”部分,旅行社當然不會自己承擔,最終還是要想辦法從游客身上“找”回來,并實現盈利。這就讓導游誘導游客高價購物成為必然的選擇。 此外,日本接待社還有更便捷的賺錢方式,就是把接到的團按人頭數賣給當地的導游,這就是所謂的“賣團”,通常每個人可賣2萬日元(約合1050元人民幣)。買了團的導游自然要讓游客大量購物,從而通過回扣先把“人頭費”賺回來,再額外賺取更多的錢。 鄭保壘說,當地導游魚龍混雜,很多是“無證導游”,也是產生這種亂象的一個原因。日本法律雖然規定接待外國游客者必須擁有“翻譯導游”的國家資格,但此法律并未得到認真執行。據日本有關機構估計,目前在日本接待中國游客的導游有數千人,其中大部分都是“無證導游”。 鄭保壘說,利用游客不懂日語、限制游客進入普通日本商店、減少游客接觸實際日本社會的機會,是當地導游蒙騙中國游客的慣用手法。住在偏遠的旅館,緊緊張張地安排游覽景點,然后再進入幾乎是為中國游客專設的所謂免稅店購物,在此行程下,中國游客就在不知不覺中“挨宰”了。有些“免稅店”其實就是黑店。 |
相關閱讀:
- [ 11-17]“清新福建”溫泉旅游季開幕 景區優惠幅度高達50%以上
- [ 11-17]都柏林旅游小貼士 讓您省錢又開心
- [ 11-17]武夷山發行“旅游低碳護照”
- [ 11-16]福建首屆養生溫泉旅游季啟動 第八屆海峽兩岸茶博會在武夷山開幕
- [ 11-16]武夷山舉行“旅游低碳護照”首發儀式
- [ 11-16]大使館提醒中國公民赴日旅游謹防“購物陷阱”
- [ 11-16]“萬里茶道”城市標志雕塑揭幕 下梅文化旅游綜合體項目建設取得新進展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