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決行業頑疾,推動醫改進程 多名專家對記者表示,解決醫藥領域商業賄賂這一行業頑疾,必須對癥下藥,從根本上解決公共衛生醫療投入不足、以藥養醫和藥品定價機制不透明等源頭問題。 李玲認為,改變以藥養醫的局面是解決商業賄賂頑疾的重中之重,斬斷醫院、醫生和藥品生產流通環節形成的灰色利益鏈,使醫院和醫生回歸救死扶傷的本職,使藥品回歸治病的功能。 李玲說,新醫改以來,政府支出增加,但由于過度醫療和藥價虛高,患者的負擔并未顯著降低,“這說明改革的紅利沒有真正惠及百姓,也為商業賄賂提供了空間”。 專家建議,要建立透明的藥品定價機制和采購機制,杜絕藥品回扣,體現醫生職業的高風險和高技術的價值。 李玲表示,藥品價格虛高,一個重要因素在于“中間環節較多,不合理的加價較多”。解決這一頑疾,首先要調整政府管理價格的范圍,并配合國家基本藥物制度的建立,合理制定基本藥物價格;其次是要加強流通環節藥品差價率的管理,壓縮中間環節加價水平;三是逐步降低醫療機構銷售藥品的加價率,鼓勵推行零差率的試點等。 專家還建議,要加大監管處罰力度,建立包括“黑名單”在內的綜合監管措施,提高違法成本,以震懾行賄受賄者。如香港醫生一旦收受賄賂或紅包,可吊銷行醫執照且“終身禁醫”。(記者張琴 牟旭) |
相關閱讀:
- [ 11-16]武夷山市與省中醫藥研究院共同發展海峽兩岸牛樟芝生物產業經濟
- [ 11-11]寧德市將推進醫藥分開 醫生開處方患者“自主購藥”
- [ 11-11]印度任命“瑜伽部長” 負責推廣傳統醫藥瑜伽等
- [ 11-07]林博會三元區“生物醫藥”主題日活動舉行
- [ 11-07]北大醫藥代持內幕起底 緣起方正證券控制權爭斗
- [ 11-07]觀察:醫藥商逐利導致埃博拉疫苗研發緩慢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相關評論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